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会认“呈、雕”等7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1个字,正确读写“奇妙、呈现”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训练。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结合上下文识记“呈、雕、幻”这3个字,可以放在课文句子中理解其意思,再借助动态图片加以辅助识记。结合偏旁识记“辉、芒”,这2个字分别是光字旁、草字头,可结合字义进行识记。“剑”是左右结构的字。“型”,可组词为“模型”,再结合图片来识记。
写字:“幻、诱、润、冰、剑、普、通、模”,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呈、芒、型”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建议在认读中结合字形特点进行书写。
2.朗读教学
课文围绕“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展开,语言极其优美。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好关键句子,再由句子到段落,由段落到全文,读出作者对生机盎然的事物及美好世界的赞美。如在读写云彩和冬天的句子时,可以抓住同一事物前后的变化比较朗读;读文中写黑夜降临和秋天到来的场景的句子时,可以出示图片,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
3.积累表达
教学课后“小练笔”时可分步指导:第一步指导从哪里找普通而又美的事物,让学生明白要写的东西一定是极其常见的,如草叶上的露珠、湖面的涟漪等;第二步指导怎么写,利用例句指导学生发现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使事物更美,同时指出事物带给人类的好处并展现事物的美。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选择绘画。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呈、雕、幻”这3个生字,会写“呈、幻”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师:昨天的天气怎么样?(很热)
今天的天气呢?(没那么热)这是气温发生了变化。
你知道大自然中,除了天气,还有什么会变化呢?(季节 时间 各种动物植物)
说的很棒!你觉得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把世界万物变得绚丽多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奇妙的世界【板书】
拿出你们所绘画的大自然,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你看瞧那天空,时而云彩满天,时而雨幕低垂(课件出示天空的图片);你看那大地,一年四季,各有千秋(课件出示大地的各地风光图景)。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大自然。(2)师:是的,这简直就是一个“( )的世界”。(相机板书课文题目:我们奇妙的世界)
2.抓住疑问,走进课文。
(1)师生齐读课文题目。
(2)根据课文题目,猜测课文内容。
(3)师:“我们奇妙的世界”会有哪些“奇妙”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3.理解“一切”,初步把握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觉得奇妙的句子。
(2)师:这个世界奇妙在哪里?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
课件出示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3)理解“一切”的含义。“一切”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天空、大地)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引入,调动学生自身的感受,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读课文后抓住“一切”进行分析思考,理清课文思路,为后面学习世界的“奇妙”之处做铺垫。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空的?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边读边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在课本上找出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根据学生汇报,领略“天空的珍藏”。
(1)师:作者都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太阳、云彩、雨点、落日、夜空……)
(2)师:瞧,太阳升起来了。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
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交流识记“呈”字。
①“呈”是什么意思?(呈现)
②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呈”字?
③请你用“呈”组个词。(精彩纷呈)
(3)师:太阳如同一个大火球,那天空中的云彩像什么呢?
课件出示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①师:听着大家的朗读,我感觉眼前有一团团云彩在不断地变幻呢。瞧!(课件出示各种云彩形状的图片)云彩都变成什么了?
②学生看图说话,体会云彩奇妙的形状变化。
③师:听你们这么一说,这些云彩还真像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呢!
④多种方法识记“雕”字。
师:我们学过“隹”(zhuī),表示一种短尾巴鸟。(板书:雕=周+隹);“雕”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想想在文中应是哪种意思呢?(课件出示字义)
课件出示
雕:A.指一种猛禽;B.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
⑤全班再次齐读上面的句子。
(4)相机认读词语“珍藏、呈现、雕饰”。
①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②你能用这些词语造句吗?
③在作业本上抄写词语。
3.学写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
①“呈”:上口扁平。
②“幻”:左边是“幺”,不能写成“纟”。
(2)学生书写,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将“我们”看见的事物进行罗列,找出太阳、云彩、雨点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和“天空”相关的。将字词的学习贯穿其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师:天空中的这些事物,真令人神往。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家默读课文第1~8自然段,找出一个最能体现天空特点的词语。(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变幻)
课件出示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2.理解“变幻”,领略世界的神奇。
(1)师:想看看落日的余晖是什么样的吗?(课件出示太阳落山时的动态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变幻”)
(2)师:配上文字朗读,一定更美。我们一起来为这美丽的落日余晖配配音吧!(师生一起朗读句子“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3.字理识字,识记“幻”。
课件出示
(1)“幻”在金文中,是一条斜线搭在蛛丝上。蛛丝在古人看来是无中生有、不断变化的。后引申为虚无、不存在的事物。
(2)用“幻”组词。
(3)指导书写,提示:“幻”的左边是“幺”,不是“纟”。
4.指导学生朗读。
(1)师:除了落日,还有哪些事物也在变幻?请大家在课文中将它们找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l 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l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l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l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2)自读,小组比赛读,师生合作读。
5.图文结合,有感情地朗读。
(1)课件出示太阳升起、云彩变化、太阳落山、夜空群星闪耀的动态图片。
(2)师:这些图片都对应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指名读)
(3)师:你们能像他/她这样读吗?(生看图片,齐读课文内容)
6.分享感悟,小结。
师:读到这儿,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谁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
天空变幻无穷,这真是一个的世界!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要分层次,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出感悟,离不开一定的指导。找出关键词,图文结合,使文字的美感深入学生内心。在配图朗读、展开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展示读,师生合作读,小组竞赛读,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把文章读得有感情,在读中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