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武进区学期工作意见及新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提升教育内涵、提高教育质量”这一重点,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质量监控,提高教学实效,推进“双减”落地,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及学生素质,促进学校有特色、高品位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落实“双减”,抓好规范,提升教学质量。
1.高效落实“双减”。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精神,制定校本化“双减”方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上齐、上足、上好每一门课;完善作业管理制度,深化学科作业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抓好减负工作;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继续实施“五项管理”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2.强化日常教学管理。结合月检查制度,对学校教学常规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各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考核。期初,对教师进行疫情期间教育教学管理培训,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分学科组织教师培训;开学后,采取常规检查、听随堂课、加强巡视、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抓好教学常规落实,有效提升学业质量。
3.加强教研组建设。本学期,每周安排了统一的学研活动时间,教研组长负责带领组员充分利用学研时间,开展高效的学研活动。各教研组要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新课标的学习、强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应用,加强作业设计,采用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从日常教学的反思中生成研究课题,并与学校主课题以及实践主动融合,积极转型,实现目标、行动的统整,实现日常的教学与教科研有机融合,切实提高教研组建设。
4.提升常态课质量。本学期,课程中心将通过课堂教学调研、行政听课、推门听课、师徒结对听课、跟踪听课等方式进一步开展常态课堂研究,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5.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规定做好阳光招生、均衡分班、学生学籍管理等工作,做到公开公平、规范有序,无辍学流生。
6.积极做好融合教育工作,作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校,安排专人做好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管理及个别指导工作,并加强研究,推动此项工作深入开展。
(二)立足发展,深化改革,推进课程建设。
1.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推进诚朴课堂建设。本学期,将采用赛课、研讨、磨课、评课、议课等方式,组织教师围绕“建设诚朴课堂”这一主题开展教研活动,认真研读各学科课程标准,开展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有效落实《武进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方案》,提升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实现课堂转型。
2.指导教师用好统编新教材(道德与法治、语文)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三、五年级必修),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学校用道德与法治课及校本课来保证每周一课时“读本”学习时间,我们将组织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并通过听课议课、教学调研等方式加强课程执行力度。
3.构建“五小”校本课程体系,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在国家课程中培育“五小”核心素养,努力建设一流的学校课程体系,完善各类课程评价制度。围绕“五小”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打造“与吾有约”校本特色课程,彰显“五小”课程育人价值,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基础性课程与选择性科课程的相互融合,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本学期,将加强“与吾有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周五下午第一节单周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三、五年级)、健康、生命教育等,双周上少先队活动、“与吾有约”必修内容等,选修课程实行“学生走班”制,要求各年级组长做好协调工作,各位辅导老师认真制定计划,精心选择内容,规范开展活动,并作好记录,注意资料积累。课程中心将通过抽查上课情况、开展学生座谈等方式落实对校本课程的管理。
4.开展学科课题研究,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进程。各学科通过课题研究,探究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梳理弘牛“五小”课程的理论与体系。
(三)借助外力,资源共享,实现抱团成长。
本学期,我校将借助集团领衔校——湖塘桥实验小学的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学习领衔校的先进经验,加强校际间交流,提高课堂教学及课程实施水平,以实现快速发展。
(四)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提升师生素养。我们将组织教师参加语文基本功比赛,组织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整班朗读比赛等,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素养。
1.学生活动:
语文学科:
(1)九月份,三—六年级举行“许绍银杯”作文竞赛。方法: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推荐2名学生参加比赛,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将组织老师进行评选,并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区作文竞赛。
(2)十一月份,校中年级作文过关调研;二—六年级举行“许绍银杯”整班朗读比赛。方法:全班学生参加,评出团体奖。(一年级十二月份举行)。
(3)十二月份,区小学中年级作文过关调研。
数学学科:
(1)一月份,一—六年级进行“许绍银杯”学生计算能力竞赛(三至六年级的计算能力竞赛将注重算理、灵活运算、估算等内容的考查)。方法:全班学生参加,评出团体奖。
(2)组织参加区数棋比赛。
英语学科:
(1)九月份,四至六年级“许绍银杯”英语整班朗读比赛(三年级十一月份举行)。方法:全班学生参加,评出团体奖。
(2)十二月份, 区三年级整班朗读比赛;三年级字母过关检测,四年级英语单词过关检测。
2.教师活动:
(1)开展新一轮师徒结对活动。
(2)协助教师发展中心开展“1.3.5.8”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对青年教师课堂能力进行考核,使其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3)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评优课比赛,提高师能。
(4)积极推进教师轮岗交流。课程中心将配合校行政做好教师交流工作的安排、实施。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教材培训,各学科计划上报,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2.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3.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一年级新生学籍录入工作,做好阳光平台数据导入工作,及时上报期初报表。
4.检查各班三表上墙情况,检查教师各项计划及教研组计划制定情况。
5.做好教研活动申报及青年教师考核课申报工作。
6.三—六年级举行“许绍银杯”作文比赛。
7.组织参加区小学生作文比赛。
8.四至六年级“许绍银杯”英语整班朗读比赛。
9.开展常态课听课活动。
10.落实“双减”,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11.开展“与吾有约”活动。
12.组织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活动。
13.组织数棋训练,准备参加上级比赛。
14.组织教师参加区语文基本功集训。
15.召开四、五年级任课教师会议,召开毕业班任课教师会议。
16.组织参加区音乐评优课活动。
十月份
1.教学常规抽查。
2.开展青年教师课堂考核工作。
3.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4.区新思想读本和道德与法治专题教研活动暨张云波名师工作室活动。
5.区英语学科专项调研。
十一月份
1.教学常规抽查。
2.继续青年教师课堂考核工作。
3.开展期中调研活动。
4.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5.校中年级作文过关调研。
6.二—六年级举行语文“许绍银杯”整班朗读比赛。
7.三年级“许绍银杯”英语整班朗读比赛。
8.组织参加区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9.组织参加区英语教师基本功选拔赛。
10.组织参加区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
十二月份
1.组织一年级“许绍银杯”整班语文朗读比赛。
2.组织参加区、市级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比赛。
3.区小学中年级作文过关调研。
4.市道德与法治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活动。
5.教学常规抽查。
6.三年级英语字母过关检测,四年级英语单词过关检测。
一月份
1.一—六年级进行“许绍银杯”学生计算能力竞赛。
2.举行期末考试(2022年1月18日),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3.召开学生座谈会。
4.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5.做好教学用具、循环教材及各项资料收缴归档工作。
6.做好有关学期结束工作。
注:第一学期从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1月21日结束,实际教学时间98天,2022年1月22日起学生放寒假。第二学期2022年2月11日正式上课。
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