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创新形式,规范开展教材分发工作
鉴于新冠肺炎疫情,新学期延期开学。虽说孩子们能通过互联网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各种“云学习”。但是时间久了,问题也不少。
“一直盯着手机,眼睛都看花了。我想眨眨眼又怕错过讲解。回放?不还得再看一遍!二次伤害我的眼睛。”
“上网课得用,作业还得用,一直盯着它,吃不消啊!再说,我们大人也得用手机不是。给孩子单独买一部?他玩游戏怎么办?那不是害了他吗?”
“什么?要打印课本、作业本?!我们办不到啊!”
…………
总之,各种大型“翻车现场”已经屡屡震撼了互联网界。发放新教材,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效率,呵护孩子们明亮的双眼,这件事已经刻不容缓。
3月初,牛塘中心小学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组织行政团队、党员志愿者们,在不同区域错时错峰进行新教材发放工作。还有部分老师也自愿报名,加入教材分发的行列中。
3月3日,学校领导统一部署,制定教材分发预案,在安排人员、分发流程、科学防疫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细致的安排,体现了学校对防疫工作的重视。
4日,组织班主任提前与家长沟通。班主任老师统计、制作好各班级学生领书意向表,并连夜在班级群中核对领取人的常州健康码,反复叮嘱学生、家长按意向表中序号制作好领取书籍时要使用的序号纸等材料,明确各班领取时间,甚至按“分”来预测每一位前来领取教材的人到达领取点的时间,还不厌其烦地回复家长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家长的关爱与负责。
5日,后勤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又秩序井然地抢先完成了教材的分装工作,一个个结实的红色口袋整齐地码在小推车里静静地等待着。口罩、手套、消毒液等物资也已准备好。
一切似乎都已准备好,但是,还不够!学校各部门群组里,一条条信息不断刷屏,那是大家认真研读教材分发预案,字字斟酌、句句揣摩,脑中不停预演,把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个个进行反馈,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终于,3月6日,牛小东西两个校门口,全副“武装”的我们遇见了同样全副“武装”的家长们。只要站在一米开外或摇下车窗,出示绿色健康码、高举大大的序号纸,老师立刻做好记号,家长快速领走教材。没有排队、没有拥挤,甚至很少或没有交谈,一个眼神即刻领会,一次点头已然完成。当日,中、高年级所有班级除个别不能前来领取教材的学生家庭外,其他全部按领取意向表圆满完成了教材发放工作。当夜,大家总结经验,又开始筹备低年段的教材发放工作。后期,牛小还准备通过中国邮政将新书快递到仍被困在疫区的孩子手中,因为“一个也不能少”!
虽然没有几百株桃树可供前来领取教材的人“拥抱”,但牛小启动“一级响应”,利用学校几个校门,划定区域,分批、分班、分时段错峰发放,安全、高效地落实了疫情期间的教材教辅发放工作。
“终于可以在自己的书上做笔记了!”“写作业方便多了!”捧着新书,孩子们兴高采烈,在群里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情。其实,他们不知道老师内心同样激动,在学校的安排下,老师们也可以分批分时领取教学用书啦!听到消息,就连临近退休的周老师都骑着多年没有骑过的自行车,赶到学校门卫,取走了心爱的教科书。“有了教学用书,给孩子备课方便多啦!”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牛小人进一步凝聚起众志成城战疫情的精神力量。






(牛塘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王宏亚 摄影:陈晓瑜 审核:谢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