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车》(一)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接触古代和现在的不同车辆,了解车的组成结构、功效用途。
2、技能目标: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一辆喜欢的车,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车的发展过程,探究人类与车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车的各方面知识,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一辆自己喜欢的车。
2、教学难点:在表现车辆的外形特点时线条的疏、密,粗和细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我们坐在宽敞、安静的教室里,此刻学校外面却是车水马龙的,仔细听,这都是哪些车发出的声音?(教师播放多媒体音频)
生:汽车、自行车、摩托车。
师总结:都听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都是有心人呢。车给人提供方便,节省不少时间,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车的世界,去了解它们。(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上课一开始,通过谈话将教室里的静与校园外的闹作对比,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教师播放学生们熟悉的车发出来的声音,将真实的声音拉进课堂,唤起学生的记忆,为下面的认识、了解并说说车的特点这一教学环节做准备。
二、欣赏新授,增进认知
(一)
1、师:两千年前,人类就有了牛车、手推车、马车。(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牛车是以牛为动力,拉动后面的木质车。手推车的材质是木头,只有一个轮子,靠人力去推。马车的动力是马,跟牛车差不多的原理。到了近代,车的种类就越来越多了,你知道有哪些车呢?
生:汽车、火车、自行车、摩托车(师在学生说出车后,出示多媒体图片)
2、师:与古代的车相比,现代的车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以前的车是用动物拉的,现代的车用汽油。
师总结:你从车的动力上进行比较的,以前的车大多用木头制成,现代的车呢?
生:用铁。
师总结:是呀,动力和材质的不断变化都见证了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与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古代的车在造型、材质和动力方面的知识。紧接着让学生说说现代的车,丰富学生的感知,通过古、今车辆的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的不同,感受时代的发展。
(二)
1、师:仔细地观察现代的车,它们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车轮。
师:是呀,车子不同,轮胎的数量也不同因此车的速度就不同。还有呢?
生:车身。
师:有的车,例如摩托车,为了视野更开阔,车身是敞开的。有的车例如汽车,车身是封闭的,这样才能让人遮风挡雨,增加舒适感。
师:汽车有了车身和车轮后,人怎么坐进去呢?
生:有车门。
师:对啊,还要有车窗。(师板书)
2、师:这里的四辆车你对哪一辆感兴趣?能用刚刚所学的知识给我们介绍一下么?
生1:我对自行车比较感兴趣。师:它的特点是什么?
生1:有两个轮子,材质是铁的。师:它的动力是什么?生:人力。
生2:汽车,有四个轮子,车身是封闭的,舒适度高,速度快。
生3:摩托车两个轮子,速度比较快。
生4:火车的轮子很多,车厢很长,而且速度快。
3、师:车从发明到现在,速度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多。除了能运人载物之外,你知道车还有哪些功能?
生:灭火、清洁……(师出示多媒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受古、今车辆的不同上,说说车子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们都很容易说出车轮,车身,但是对车门、车窗这些固有结构不是很清楚,这时教师有目的的进行引导,让学生的认知更加完整。再让学生带着刚刚学的知识介绍自己喜欢的车,所说材质,车轮的数量,进一步巩固对车的认知。
三、作业表现,增进技能
1、师:我们每天都会坐车或者看到好多的车,其他的同学他们怎么用手里的画笔将他们熟悉的车表现了出来,看!(师出示多媒体)
师:他们的作品跟平时老师展现的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没有颜色。
师:是的,我们称这种用单纯的线条表现出物体造型的表现方法为线描。(师板书)
2、师:来,说说这几幅作品,你喜欢那一幅?他表现的是什么车?
从什么角度表现的?除了车身,车轮和门窗外,他还表现了车的什么?
生:反光镜、车灯……
3、师:车子在同学们的手下,都被表现的惟妙惟肖的。老师也来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一辆车。表现什么车呢?我就来表现一辆不怎么常见的农用三轮车吧。经过观察,我发现这个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车头和后车厢。怎么表现呢?首先,我用较粗的线条表现出车的大概轮廓,加上车轮,画出车门和车窗。然后画出车身上的结构,这时的线条可以细一点,和车轮廓的线条形成粗细对比。最后画出车的细节部分,反光镜,汽车牌照。
4、师:今天我们见了这么多的车,你对哪辆车最感兴趣?请你用线描的方式表现出来。
5、生作业表现,师巡回指导,帮助完成作业。
【设计意图】:在美术课中非常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在学生对车有了深厚的认知后,欣赏同龄学生的车是怎么表现的。本课采用与以往不同的作业表现方式,不要上色,仅仅用线条表现车的造型。用线描的方法表现车,对线条的要求比较高,要体现出粗、细不同的线条,更要表现出车子的透视。在这个部分,教师的示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决定学生作业质量的关键,教师的示范给学生以过程的示范,难点的解决,同时也是非常好的思维示范。
四、评价展示,巩固感知
1、师:时间到了,哪些同学愿意给我们展示你表现的喜欢的车?
2、师:给我们说说你画的是哪辆车,你觉得哪里是你表现地成功的地方?在表现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3、师:谁能给评价他的作品,说说你觉得哪里要改进的?给他一些建议。
【设计意图】:评价展示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这个环节能检验学生的认知是不是正确,在技能上有没有掌握。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丰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
五、拓展延伸,丰富感知
1、师:现代人的审美观越来越高了,他们不再满足于车的现状,对车的外形和功能的要求是越来越多了,鉴于此,汽车设计师们设计了下面这些车(师出示多媒体)这些车不仅外形让人眼前一亮,功能也是闻所未闻。请同学们课后和同桌交流,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你会设计一辆什么车,为下节课《我设计的车》做准备。
【设计意图】:《车》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内容,后面还有《我设计的车》、《我做的车》和《乘车印象》,让学生在了解和熟悉车子造型、材质和结构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为车子添加功能和其他造型。
六、板书设计:
《车》
结构:车身、车轮、车门(车窗)
功能:方便、特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