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
牛塘中心小学 姜倩莹
作为年轻的教师想要快速成长起来,必须要具备这样一些能力和素质:至少一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能力,与学生、家长、任科老师的沟通技巧、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和交流研讨的意识,不断学习、反思、实践和研究的习惯和能力,具备面对压力、失败和困难的心理素质等等。那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让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培养这些能力和素质?
一、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成长不仅意味着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职业信仰的不断增强。这同时也是一个“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过程,是一个领悟天命,寻找自我,直至实现自我的过程。要实现生命成长,需要阅读经典,靠近“高人”,寻找“重要他人”等。但在根本处,是要耐得寂寞,长久地深入,深入,再深入,在教室里“开出一朵花”。唯有如此,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能改变,完善大脑中的认知结构,才能在未来的岁月中绽放成为一朵美丽的蓝莲花。
今年已经是我进入教师队伍的第五年,偶尔我会觉得被工作控制,日复一日重复,生活过得平庸,失去了自由。郝晓东老师写的第一封信“自由意味着什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人虽总是受限于各种枷锁,但生而有对自由的向往,只要不放弃追寻自由,生命就有丰富多彩的可能。自由是心灵对身体的超越,更意味着承担责任的意志,学会在平庸繁琐的生活中追逐心灵和精神的自由。其实,如果人如果没有工作,恰恰是最大的不自由。工作就是劳动,劳动让人成为人。工作产生发明创造,工作让人实现了自我价值,工作让人成就了自我。之所以认为被工作控制,是因为你在工作中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是消耗而没有成长的,是重复而没有创造的。如果工作是主动的,是兴趣之所在,能体验到创造的乐趣,能得到道德,智力和精神方面的完善,那么,工作就是休闲,工作就成为人通往自由的途径。作为教师,在八小时内,大部分教师的工作内容是相同的,无非是备课、讲课、辅导而已,而决定人与人不同的是工作之外的时间能否有效管理自己,能否拥有足够的专注力。培养专注力,首先要心静,静能生乐,静能生慧;其次要学会独处,每天给自己一段时间,倾听内心的声音;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改变一个孩子非一时一事之功,我们要耐下心来,把一切视为正常,心平气和,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关爱,循序渐进,分层推进。
二、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理想的课堂应该扎实有效,发掘魅力,充满活力。扎实有效是指教学目标准确、清晰,教学方法合宜、有效,教学效果显著,满足学校、家长、学生的需求。发掘魅力是指课堂要重视知识创生的过程,努力让学生经历知识原初创生时的困惑、探索与喜悦的过程,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深入对话,对学生形成智力上的吸引与挑战。充满活力是指课堂中,不仅有人与知识的对话,还应该有人际之间、自我心灵深刻的共鸣。课堂教学不仅应实现知识的重现,还应实现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复活。
赫老师指出要把课堂教学看作一个宏大的世界,青年教师应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他主张青年教师的教案写得简一点,过于详细会束缚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是注重课堂上生成的体现。但我自己在写教案时,特别是前三年,课前备课时我先仔细阅读课本、教参,把上课要讲的每句话、每个环节都作为详案记录在册。因为只有打好基础,会走才能跑、才能跳。这个良好的习惯延续至今,每节课我都要做好必要的预设,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做到随机应变,关注学生和教学目标有关的生成,课后及时记录学生的思维闪光点以及我教学的机智。数学课上,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回答,教师是否能恰当的处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时,我也很头疼怎样才能很好的照顾到班里不同层次的孩子,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虽不能照搬赫老师的方法,但是他的观点启示我:因材施教,量力而行,所有的孩子在40分钟都应有所得。并且上课时,根据教学内容我会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有的是针对学生易错的,有的是提高的,孩子还是比较喜欢的。课后,后进的孩子我会及时给他们开开小灶,让他们也赶上大部队,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阅读构筑合宜的大脑
教师专业阅读,不在于构造一个知识丰富的大脑,而在于构造一个知识结构合宜的头脑。如果仅仅往大脑里堆积了大量散乱的信息、知识,而没有将其整体化、背景化,那么阅读的作用意义不大。教师专业阅读要摆脱流行读物,啃读经典原著,放弃感性阅读,坚持知性阅读,通过阅读根本书籍,理解根本观念,提升根本能力。
对于读书,我们青年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虽然有时它提供不了解决当下困难的具体方法,但可以提供一种理解,在高度理解的基础之上,游刃有余地运用教育教学实践。郝老师通过阅读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理解了“符码”等概念和“丰富而统一”等观点,讲解诗歌时,方觉有了“味道”,能触摸到诗歌本身而不是在外围徘徊了。作为一名低段数学教师,我更注重知识的趣味性与拓展性。为了能和孩子生动教授数学书上的“你知道吗”而不是干巴巴地照本宣科,我专门到书店找了针对这一部分内容编写的《亲近数学》系列书,在日常课堂和周五的综合实践课程中给孩子们补充数学文化资料,让学生深切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如此有趣;让每个孩子拥有数学的眼光和数学的头脑,在课堂上愉悦地学习知识、汲取营养、流连忘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专业书籍就是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图书,研读经典书籍,拥有丰富、坚实的学科知识,丰富自己的“武器库”,同时阅读书籍不在多,而在透彻,对于经典事迹,只有在啃读的基础上反复运用、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突破自己,化知识为智慧。
年轻的标志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敢于挑战、敢于拼搏。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原来自己也是从懵懂中一路走来,领导专家、带教师父的引领、同事的关怀、自己的后天努力,让我不断地提高和进步。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学校领导培养,需要有名师引领,但这都是外因,真正对自己成长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自己的努力。马云有句很经典的话:你不努力,别人想拉一把都不知道你的手在哪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成长要靠自我努力,要拥有自我成长的愿望。
成长其实就是寻找最好的自己,就是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重塑自己。而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并不惧怕跌倒、失败、挫折,有起伏、有落差,这才是成长的趣味,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