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实施统编教材课程的能力,发挥区域名师协同研究的效应,12月18日,在牛塘中心小学小百灵剧场开展区语文专题研讨活动。
金磊名师工作室成员人民路小学金玲老师执教四年级《西门豹治邺》,紧扣本单元“复述故事”的语文要素,创设文本情境,让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和动作讲故事,表达更鲜活灵动。蔡小玉名师工作室成员名崔桥小学田卉老师一节《祖父的园子》,在学生在阅读中探究文本,由学习到运用“提示语”,丰富人物形象,在课堂中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更有效率。万银洁名师工作室成员武实小分校的杨小清老师的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往春天的地铁》,她以热点话题为“常州地铁”为切入点,让学生课前体验,设计剪贴板,创设了生活情境。猜字谜、讲故事、读童谣等小游戏,让课堂气氛轻松活泼,语文味浓,促使学生快乐识字,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朱燕芬名师工作室成员庙桥小学阙文霞老师执教了六下《腊八粥》,通过比较阅读、仿写、反复朗读等方法,沈从文质朴的文字魅力缓缓流淌在孩子的心间。阙老师遵循儿童的生长规律,通过感情朗读和画面想象等教学手段,一段段来自心灵的对话,让学生语言的生长看得见。牛塘中心小学送培基地的杨雨烨老师执教五上《鸟的天堂》,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目标明确,让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文本,体会同一场景中静态和动态的不同描写。她利用作者卡片、资料卡等教学资源,多种朗读策略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语文课堂的精彩,离不开各名师工作室对统编教材实施策略的协同研究。下午,各名师工作室的老师结合实践进行评课和主题发言。金磊名师工作室的邵培培老师指出了统编版教材下课堂转型的目标和策略,蔡小玉名师工作室的戚薇琪老师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分享了工作室在小学语文助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提供了三种模式和教学基本流程。万银洁名师工作室的沈华芳老师结合工作室的实践研究,分享了巧用现有教材,巧合不同学科资源,开发校本资源,助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朱燕芬名师工作室的李磊老师则关注儿童的多维生长,以语言核心素养为抓手,建构语文课堂的多维基点,让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看得见。礼嘉送培基地的刘林老师,指出以核心素养为基准的语文教学实践,要从构建好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的训练序列开始,精准定位各语文要素的落实,持之以恒,水到渠成才是法宝。
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各名师工作室和送培基地的成果,更让各位老师在名师协同研究的引领下,学习并提升统编教材的课程实施能力。如何用好统编教材,建构更优质的语文课堂,我们始终在教学实践的路上奋勇前行。只要不断思考、不断调整,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必定能欣赏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
(牛塘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刘凯 摄影:陈晓瑜 审核:吴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