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发展给当今教师展开了一个全新的舞台,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秉持不忘初心的态度,做个心中有警钟长鸣的新型教师。
每一学期,我们每个教师都将进行一次师德学习培训。本学期我们级组把领导们传达的文件精神仔仔细细地学,及时地对内容进行消化与反思,收获不少啊!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师经常参加自我素质提升学习,尤其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敲敲警钟,严格治学,督促其规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会让我们教师更加觉得作为人师的光荣、神圣与责任之重大。
我觉得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年轻教师教育理念不成熟,只会教学,不懂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部分教师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对学生恶语中伤,甚至对学生体罚;三是某些教师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缺少起码的组织观念,是非观念,甚至法制观念。
师德形成绝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面对种种情况,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双基管理,树立新的师德形象,已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 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加强法制学习,提高法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