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事也”可见教师这个职业在上古时期就以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师德的评定相继迸发。春秋时期孔子,就以为师定下了一个道德模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后世之师大都力学笃行,且有名家不断强调补充,王安石就曾道:“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为先”,师德一直往美好的方向传扬。
然而今天,师德这个词的重提,却是以一个恶劣的趋向出现在大众视野。我不禁为之一惊,是谁将师德这个词推向深渊?是谁将师德这个词至于穷途?以至于施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是那一次次“逾越师德底线”,让人“不可容忍”的行为,不得不将师德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就拿最近一个热点事件举个例子,“五莲县杨守梅事件”,杨老师用书抽打学生,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学生逃课,从方式上和目的上讲,杨老师是尽心尽力的为了学生的好,对学生负责;然而家长一方却忍不了,处于护短去找学校,学校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当场开除杨老师,并将她纳入黑名单。换做一个明事理的人,你为谁抱不平?对于这种孩子,逃学家长不管不问,老师出于职责,难道一点惩戒权都没有吗?这才是师德!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对孩子负责!可学校也只为讨好家长,就这样毁掉了一个优秀老师的仕途!可悲可叹!然而家长仍不罢休,摆出各种无理条件,终于这件事闹大了,称了大家的心,事情大了,关注的人就多了,这件事情会由大家去评判,由中央去裁决。
终于,杨老师待来了公正的结果,恢复原职,甚至到更好的地方去教书育人。可庆幸过后难免哀伤。天底下有多少这样的老师被这样憋屈地冤死。就如投江自尽的周安员老师。
这不禁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何为师德?是安分守己,息事宁人吗?这些年来,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有多少老师敢于去直面批评,并采取适当的惩戒手段?一个结论,大多数老师不敢管,不能管,以至于不想管。这样的老师才是有违师德的老师!教书育人,你该如何去育人。敢于直面的,敢于负责的,那才是一个老师真正应该做的,才称得上是师德!
国之将兴,必尊师重傅。此时出台《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真的迫在眉睫。我觉得这不是为了限制我们,而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可以用哪些更好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各位在看朋友,我相信你们都知道,该怎么做是对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