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起社会责任,追求国家社会乃至人类的进步,是师德的最高体现。
世界各国都对教师的职业行为都提出更高的伦理道德要求,设定师德红线也是许多重视教育的国家采取的必要措施。《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行为,划出师德“红线”,包括违反师德行为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怎么样在教师的管理中,把违反师德的行为处理落实到实处。因此我们必须从更加严格地约束自身,修身养德,致知力行,做好教育工作,赢得社会尊重。在日常工作中,身教重于言教,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绝不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有缺点或犯错误的学生,更多一点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且遇事一定要冷静,保持平常心,树立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法制观念,不歧视学生,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因为圣洁的师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通过学习《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我们六年级组老师将站在更高起点的位置,再次强化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之不断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严谨治学、以德施教,把为人师表、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最大的追求,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教书育人上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