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站在这里发言,时光飞逝,算一算来到牛小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十一年尚且弹指一挥,更不要说短短的一年光景了。但是,人都是矛盾的综合体,在短短的一学年中却又仿佛经历了许许多多,现在回味起来也不免有些百感交集。感触多,一方面是因为我是一个偏感性的人,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因为在这一年中经历的也多,这些经历有许多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当然也有许多是因为工作,今天我就简单回顾一下自己这一学年来工作中的一些经历。
还记得去年刚接到六(2)班时心里的感受,很复杂!虽然自己也算是教书二十多年的老教师,但在这样一个班级面前仍然无法淡定。六(2)班学生总数不多,却有着庞大的后进生队伍,而且,在这个庞大的队伍中籍、徐、杨三位恢复随班就读的学生更是三员大将,他们实力强劲、声名显赫!在五年级的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都只有一、二十分!说实话,我一下子就懵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找不到应对的策略。雪上加霜的是,正因为班级学生总数不多,后进生队伍又异常庞大,所以数学学习上真正优秀的孩子非常少,每次平时练习下来,我们班的优秀学生数连别的班级的一半也赶不上。我心想,这一次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了,毕业考试中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中任何一率达标的可能性都几乎为“0”。但是,孩子们离毕业只有一年的时间,这个时候,我必须要尽快做出决定,是适当放弃,搏一搏优秀率?还是两头兼顾,一个也不放弃?都说老师是吃的良心饭,在短暂的思考之后,我选择了第二个决定,一个也不放弃,两头一起抓!虽然,我深知这个决定会让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变得非常艰辛,但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单纯、善良的脸庞时,我的决心变得更为坚定。
转化后进生的艰难过程我不想赘述,相信老师们都深有体会。而且我的选择和坚持也并不被所有的人理解,甚至有位低分孩子的家长一开始也是牢骚满腹,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坚持下来了,高兴的是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也时常有惊喜相伴,当你看着孩子的成绩从一二十分上升到三四十、再从三四十到五六十然后稳稳地站在及格之地时,做老师的心是非常的欣慰的。另外,为了提升优秀率。只要一有机会我就对在测试中考到优秀的孩子大加表扬,我要把我们班的优秀学生群体慢慢培育起来,让优秀学生的队伍逐渐壮大。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学期下来,当我们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全部及格,优秀率超过年级平均水平时我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放弃他们。
在毕业考试之前,我的内心是非常忐忑的,因为我知道,虽然对于简单些的卷子那些刚转化过来的孩子能考及格,但是卷子一难,他们还是稳稳的不及格,而且,优秀率也必定不能达标。但是,我想,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唯一能做的是花更多的心血助孩子们一臂之力,我客观分析了本班每一位孩子的情况,与家长积极配合,一方面确保优秀的孩子更优秀,让更多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孩子积极向优秀的队伍靠拢,另一方面紧紧抓住班内极可能考不及格的几位学生天天补缺补差,甚至在毕业考试的前一天放学后,我仍然和家长联系好了将两个计算能力极差的孩子留下来补习到6:30过后才离开学校,当时,我只有一个想法,让我们班的不及格和低分少一点,那我们整个年级的及格率和低分率也许就达标了,虽然回家的时候非常疲惫,甚至连话都不想多说一句,但孩子们在毕业考试中各方面的表现都让我如愿了,所以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孩子们毕业了,顺利地被自己理想的中学录取了,我为他们感到由衷的开心,在与孩子们风雨同舟的日子里我播撒着汗水,也收获了成功。
作为年级里的蹲点领导,我和级组里的老师们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互相鼓励、默默支持。今年的六年级情况特殊,但我们在毕业调研中还是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这与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而我,在和老师们并肩作战的日子里体会着大家的艰辛也分享着她(他)们的喜悦,我庆幸自己能和这样一群执着、互助、奋进、快乐的老师们一起努力,也感谢我们的年级组长和搭班老师默默给我的支持。在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这段日子,我和各位同仁通力协作,虽然各项繁杂的工作接踵而来,但我们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其做到最好。
回首过往,只因努力得心安;展望未来,还需思考才从容。记得父亲跟我说过,我的名字原本叫“晓素”,春晓的“晓”,朴素的“素”,是登记户口的人员写错了,所以一直就用了“小苏”这个名。对我的名字,父亲最想寄托的是希望我的人生朴素一点,简单一点!如今,自己已过四十不惑之年,越来越觉得,为人为事,朴素和简单就是最好的!今后,我会仍然坚持简单做人、本色做人,力求时时处处问心无愧!谢谢大家的聆听!
周小苏
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