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是在上学期已学习了“周长”的情况下,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涂色比赛的形式开始,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在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里所说的大、小,实际是说树叶的面有大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学生接下来认识面作好充分准备。
在初步认识面积的这一环节,我首先带领学生摸面,找面。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找面,并能说出“谁的面比谁的面大”,然后引出本课课题《认识面积》。接下来让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用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探讨比较面积方法时,课件出示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哪个面积大。学生在用观察法比较不出大小的情况下,说出用尺子量面积,这里我适当点拨学生,用尺子只能测量出图形的周长,能测量出图形的面积吗?所以这种办法行不通。然后就有学生说出了,要用一种图形去量一量。我没有想到学生能自己说出来这种办法来,这让我很惊喜,这也是我之前没有预设到的。我以为学生会说用重叠法或者是移多补少的方法。这样,课程就直接进入到学生选用一种图形,进行自主测量探究过程了。
在小组合作这一环节,我为学生准备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学具。但学生在选择材料测量两个长方形大小的过程中,有一个小组把这两个图形,一个贴上小正方形,一个贴上了小三角形,而且三角形还是重叠铺的 。在学生汇报图形哪个大,哪个小的时侯,我就把这个小组的结果进行了展示,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告诉学生,选用不同的测量单位测量两个图形面积是没有结果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回顾一节课的教学,遗憾之处很多。首先感觉自己的预设不足,比如在比较两个长方形大小时,学生直接说出,选用一种图形测量,这让我很意外,低估了学生。还有在出示合作要求的时候,对合作内容应该再具体、详细,明确一些。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时就能完成的更快些。也为后来的练习多争取些时间。短短的一节课结束了,值得思考的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去努力、去探索,让自己今后的每一节课都少一点遗憾,多一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