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0日     点击次数:      作者:蒋燕茹     来源:原创

蒋老师以本校特色的范蠡农耕园作为上课的主题,素材贴近学生的日常,使用各种农作物作为兴趣导入,让学生产生兴趣又不失乐趣。我认为这也帮助了学生对校园特色感情的培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蒋老师讲超链接中的概念,如“链接载体”和“链接目标”教授的非常清楚。

学生在操作前先理清了概念,了解了作用,才能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操作里,所以即使与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相比,学生没有过多的操作,但学生在操作中的结果,源于学生清晰的思路。在学习单的同步使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对比有超链接与没有超链接效果的演示文稿,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超链接的便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整节课对文字、图片以及动作按钮的设置超链接,教学过程完整。最后思维导图的呈现也让人眼前一亮。同时我也认为如果在课程的最后设计一个与主题相呼应的小总结或者进一步延伸的铺垫也许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陈露老师的课堂令人惊叹。在课前的活动看似与课堂主题无关,但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在一个个小游戏中就不知不觉一步步跟着老师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习中。学生与老师的互动非常融洽,积极性极高。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在练中提高。

陈老师设计的分层教学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学生不仅能完成教室安排的任务,还能用自己的意愿进一步完成,改进超链接,这种学生的创造性的结果就是课程优秀的成果,甚至在课堂到最后,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一切都是兴趣使然,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概念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引导。“以学生为中心,走到孩子中去”我觉得陈老师的课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无论从教学设计,环节安排,课堂语言,教育机智…哪一方面,陈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都是值得我学习的优秀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