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研讨会》心得体会
——周超
5月17日,来到武进区湖塘实验小学,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认识《面与周长》。
活动现场,吴老师现场展示了一节二年级数学课《面与周长》。平时的教材安排都是把周长和面积割裂开来上课,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认识就显得没有那么深刻,学生容易遗忘。而吴老师突破常规,把周长和面的认识融合一课,灵活使用教材,源于对教材内容和教学体系的精准解读,化抽象概念为具象实体,孩子用他们儿童化的语言和思维在比较、辨析中去伪存真,曲径通幽般地走进了数学概念的本质里。吴老师以其特有的风格和韵味,将课堂的唯美呈现在我们面前,每个细节无不体现了教师的用心、用情、用功。
1.注重孩子语言的自由表达
吴老师课上的细节尤为突出:“你有感觉了吗?”“你有什么想对其他同学问的吗?”“你把正方形的周想象成什么?面想象成什么?”鼓励孩子自由提问,想说什么说什么,自由表达,畅所欲言。
2.用科学有趣的方法指导教学
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贯穿整个课堂。只有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法才是好方法。吴老师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眼、口、手、脑,一节课都在思维的运转中。
3.注重获取知识的缓慢过程
吴老师讲周长,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步步的观察、演示,不越过任何一个细节,让孩子在“步步为营”的经过中,去看去思去讲。这一点,是大多数老师做不到的。我们往往太功利太急躁,老是想迅速把结果弄到黑板上,而不去管是否能接受,而吴老师“搀扶”着学生不断对知识的摸索,前行。
4.拥有一颗不老的童心
吴老师的眼中有光,言中有爱,让孩子在她的眼中看到希望,在她的话中得到自信。在吴老师的身上看到了大美,这种美,有光芒却不耀眼,有气质却不张扬,有情怀却不矫情,所有的美,都绽放在了她爱的课堂上。
修心,修美,必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