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对话智者
——第28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南京)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宋代理学家朱熹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而这也是此次“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南京)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带给的,我认为现在及以后应该秉持的一贯态度。
“阅读”经典——做有文化底蕴的语文老师
无论是《声律启蒙》、《景阳冈》、《爱莲说》、《天净沙?秋思》这些一听课题就是中华经典的观摩课,甚至《大象的耳朵》这样的现代文,都在向我们传播着中华的文化,展示了经典的魅力。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是否也可以这样说:越是经典的,也越是现代的。名师对教材的解读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穿越无尽时空,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如涓涓细流流进孩子们的心田,也流进我们的心田。
当然,名师自身就是经典。如果不是对声律、诗词、名著、音乐、美术、科学、数学等有着深入了解,一知半解是无法给我们带来这场盛宴的。所以,“阅读”他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向往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语文老师。从哪里来?从阅读中来。
对话智者——做有思想的实践者
为时不长的学习,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名师和他们的课堂,也惊艳于他们自然流露的思想。《看不见》《绯红树》《小猪变形记加温妮女巫》《来喝水吧》……李文、郭史光宏、葛琦霞、窦桂梅,无论他们来自何方,他们都是思想深邃、个性鲜明的阅读教学实践者。他们传递给“读者”的,不仅是绘本故事,还有他们的阅读经历、价值追求。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浸润在思想里。他们在启迪我们学习做一个有思想的实践者。怎样做?对话赵志祥老师,我找到了答案。
“什么是学习?学习就是犯错。”不断犯错就是不断学习,所以我们要不怕犯错。课虽然已经结束,但是赵志祥老师的话一直留在我心里,时刻勉励我,不再怕犯错;警醒我,不要怕孩子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