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研究是大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课题,而音乐自主学习是属于学科教学论的范畴,是它的一个分支。音乐学科本身的情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赋予音乐自主学习独特的内涵。
一、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内在动机
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呢?在丰富的音乐教学实践中,蕴含着许多有利于激发、形成和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要爱护学生的音乐好奇心。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而儿童与生俱来就有对动听、悦耳音响的好奇心,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音乐兴趣的前提。
(2)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音乐教学要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
(3)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快乐。在音乐学习中,教师和同学都能成为学生中的榜样,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
2.增强自我效能感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表现、表演并体验成功的机会
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长处,多给学生提供表现音乐才能的机会,并及时评价与鼓励。另外,可以定期组织班级“音乐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选择自己擅长的项日和一段时间的练习,能更加体验到音乐活动中的成功感。
(2)为学生树立合适的学习榜样
在音乐学习中,教师和同学都能成为学生中的榜样,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在唱歌教学中,教师的范唱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歌曲的好恶,影响对歌曲的处理。优秀的范唱,会使师生产生心灵的交流,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3)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言语说服
由于言语说服也是自我效能评价的一个重要来源,我们也可以通过言语说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自教师或权威人物的建议、劝告、解释和鼓励,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当学生在参加音乐活动时,教师或家长要经常给予学生一些鼓励的话语,比如“你完全有能力表演好!”、“老师相信你会做得很好!”“爸爸妈妈支持你!”等等。
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元认知水平
自主学习中一种不可见的策略是元认知。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识,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经验、元认知监控等。音乐学习活动,不仅是对音乐知识的掌握,音乐能力提高的过程,而且也是对这一过程的积极监控与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元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思维质量的形成,是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器,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元认知。
1.教给学生音乐元认知知识
让学生明确音乐学习的难易特点、学习方法等。比如有的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因为害怕“识谱”。音乐教师在告诉学生“不是不会识谱就不能学习音乐”、“不是不会识谱就无法进行音乐活动”的同时,可以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模仿法学习演奏、通过聆听法欣赏音乐,在这些音乐体验学习中一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等等,提高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充分进行音乐元认知体验
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个体认知活动的体验。如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在元认知作用下,学生对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为何学、学习受何因素的影响及各因素的关系,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让学生体验到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自身的学习内容、学习状况、学习对象的难易和情境不同,如何自觉调节自身学习的时间、次序、方法等。
此外,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现代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并能引起自主学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所以为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统一的、互为补充的学校、社会、家庭、物质音乐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开放的环境、以开放的态势影响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