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好孩子?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教育家,学者在讲述和教导学校、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最近读了一本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很有启发。
管老师在书中提及了不少教育上的策略。可见,管老师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其实,教师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也很大。成年人对孩子到底有多大影响?联系我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想起来了一些学生。比如我们班里的班长,在同学和其他家长眼里或许她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榜样。但和她母亲交流知道,其实她有很多别人看不到的缺点,譬如:没耐心、智力有限、不细心、太要强、大人讲的话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等等很多缺点。她同样也有很多优点,比如:自理能力强,生活中会照顾人、感情丰富、能体会生活的辛苦、有耐力、爱看书、爱画画、爱写东西等等。而她的性格有些外向,活泼好动。她的母亲对我说:要教育一个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脾气性格,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对每个孩子的教育也是要应人而宜的。在家里,母亲基本不管她的作业和学校的成绩。因为她认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并不一定要是成绩好,而是要能融入社会,有很强的独立能力,能为将来在社会上生存立足打下基础。当然如果有一个好成绩或许会是将成的一个台阶。但是没有很强的独立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我认为那是一定不会成功的。这位母亲的教育,真正关注了一个孩子本身,让我非常信服。
除了学习书本知识,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另一个学生,在一次跟我谈心的过程中告诉我。她写完作业后无所事事,想学点东西。我建议她学她感兴趣的,比如:画画,跳舞,陶艺,游泳,轮滑等等,对于她不感兴趣的,我认为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参与。我认为孩子就该有一个开心的,天真的,自由的童年,玩要玩的开心,要尽兴。其实玩对于孩子来说玩也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动手又动脑的学习,所以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还有一点就是要培养孩子一个爱好,这是很重要的,很多学生爱好就是看书,我很欣慰。书本上有很多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我认为看书不一定要看那种课外练习或辅导的书,那样让孩子在空余时间中不能好好休息自己的大脑。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看看杂书,譬如:科幻的小说啊,写动物的小说,关于科学的,还有漫画。这些书即能让学生开心,又能学到社会和自然界中很多小知识,开阔思路,在幻想的海洋中任意遨游。
有一位男同学,才10岁,但我发现他心智成熟、有毅力;碰到难题时乐观积极。后来在他的习作中,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始终与他共同进退,无条件地支持孩子的理想和爱好。确实,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要让自己高高在上。不懂的也可以向孩子求教,平等相待。有一部分家长自己生活或者工作失意,就把自己的理想和家庭的希望全部压在孩子的身上,这是很不妥当的。要让他自己觉得学习的重要性,“孩子自己要,才能学的好”这是我的想法,强行地进行催进或灌疏只会起反效果。我认为,需要和孩子一起做的事,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尽力和他一起做,那样会给其安全感,也会有鼓舞力。老师和家长都不要让孩子有依赖自己的习惯,让孩子知道家长不是万能的,也有很多事不会,也需要学习。
综上所述,教育之路上,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把自己放在“第一线”。学习不是学生一个人的事,应该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以身作则,以已育人,不能推却责任。一线带班,不仅教人知识,于己,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