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武进区第十三轮“送培上门”在牛塘中心小学举办的多次培训学习活动。活动中,多位优秀教师精彩的展示课,给我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课前准备,课堂预设到动态生成,一环扣一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活动高潮迭起,教师引导巧而得法,使我获益匪浅。每次展示课后,导师壮亚芬副校长总会引导全体学员分组进行研讨交流。培训中,壮校长中肯到位的点评,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教育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分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就此次培训,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 收获的是差距
先来回味一下这段时间收获的是什么?我感觉我收获的是差距,是我个人跟那些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自身有一种知耻而后勉的感觉,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真正能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让我真正体会到理论的重要性。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而我却还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专家和名师的引领下,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顿悟,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面去努力。回到学校,结合实际,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
(二) 为孩子们经营
我觉得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给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送给孩子的一件终身享受的最好的礼物。最好的大学是图书馆,最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获得充实、幸福的人生,还是让孩子阅读。我想我要给我们班的孩子经营的就是课外阅读。让我的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当然首先我要以身作则。
(三)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学习培训是短暂的,收获是深远而充实的。今后的内化,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
总之,本次培训,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天老师的学习状态就是明天学生的生存环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任重道远,应不断学习、提高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