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飞舞,新年将至,一学期的时光已然过去,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们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围绕“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这一重点,切实抓好教学规范,努力深化教学改革,尽力搭建各级平台,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及学生素质。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严格管理,紧抓规范,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期初,我们对新教师进行了教学常规培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让新教师对教学常规有清晰的了解;我们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明确本学期的常规工作,细化各学科常规要求;我们组织术科专职教师对兼任老师进行了培训,做到人人心中明确要求;我们召开了毕业班教学研讨会议,不断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开学后,我们通过巡课、检查备课作业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了解老师执行常规的情况加,强了过程管理。
2.减负工作有效落实。为落实减负工作,我们制定了减负方案,对教辅用书的征订、作业的布置等作出了规定,并严格执行。
3.调研活动注重实效。本学期,课程中心对通过听常态课、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部分班级进行了调研,进一步了解了教师执行常规的情况;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组织了期中调研活动,并召开了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落实课堂减负增效”为主题的分析研讨会,详细分析了教学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12月22日,我校四年级学生参加了区学业质量调研,我们积极组织老师做好辅导工作,妥善安排各项考务工作,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11月21日,我校接受了区教育局基教科、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学常规调研。各位调研员查看校容校貌,了解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听取了教学工作汇报,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随机抽取11节随堂课进行听课,并检查了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等情况。教研员们认为我校教学常规规范,“诚朴”课堂建设颇有成效,赞扬我校是一所“有品质的学校”,能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努力创新、不断变革。
4.教研组建设不断加强。本学期,课程中心的老师协同教研组长开展了学习、听课、教研等活动,对青年教师更为关注,经常和教研组长一起精心指导,促其成长,以此加强教研组建设。
5.学籍管理规范有序。我们的学籍管理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展开,做到规范有序,无辍学流生。另外,我们还利用资源教室,加强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管理及个别化指导工作。
二、加强研究,推进教改,深化“诚朴”课堂。
“诚朴”课堂已提出了几年,在实践中,我们不断丰富其内涵,不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现已归纳成五大核心元素:即“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三动(动脑、动口、动手)、三真(真探究、真发展、真创造)、三会(学会、会学、会用)”。本学期,围绕“诚朴”课堂建设,课程中心积极组织各级教研活动。
区级教研活动:
11月份,我校承办了武进区“校长聚焦课堂”小学思品、科学公开课活动。活动中,陈子校长执教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跟着唐僧去西游》。她利用平板,进行数字化课堂教学,彻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将“认知载德”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得自主愉悦,趣味盎然。
12月份,武进区协作中一片主题为“抓学科关键能力,建语文诚朴课堂”的语文教研活动在我校开展。王晓敏、王静怡和承中圆三位老师展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王晓敏老师执教《乌鸦喝水》,她用温柔亲切的语言调动学生情绪,在朗读中生发情感的个性化表达。王静怡老师执教《春联》,课堂上,重朗读,讲方法,一步一步,扎实有效。承中圆老师执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引导学生紧扣语言文字进行体会感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三位老师都能巧抓语文能力训练,关注学生个性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名师工作室活动:
本学期,我校承办了两次名师工作室活动。十月份,“张云波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我校开展,陈露微老师执教道德与法制《爱护动物》,从学生身边的动物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爱护之情。整堂课生动活泼,学生学得趣味盎然。11月份,湖塘桥实验小学吕荣法校长带领“吕荣法名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来我校开展研讨活动。陈露微和张璐老师展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两位青年教师生动扎实的课堂得到了工作室成员的一致赞赏。
校级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多次校级教学研究活动。
11月份,张云飞、蒋晓娜两位新教师分别执教语文研究课《东方之珠》《卧薪尝胆》,课堂条理清晰,训练扎实,在“诚朴”课堂的探究之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2月份,张晓、胡慧婷两位青年教师老师分别执教《雪地里的小画家》《珍珠鸟》。张老师精心创设各种情境,将课内外知识融为一体,课堂上洋溢着“语文味”。胡老师抓住关键句,展开块状教学,注重朗读训练和写法指导,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扎实”。
11月,姜倩莹、章一星老师分别执教数学研究课《求加法里的未知数》《百分数的认识》。两位老师的课堂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设计出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案,采用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学得主动、有效。课后,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以“尊重学习需求,打造诚朴课堂” 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对如何从学生需求出发,进一步打造诚朴课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场气氛热烈,大家获益匪浅。12月份,我们组织了两次数学研讨活动。曹颖老师执教研究课《射线、直线和角》。曹老师以学定教,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王静老师执教《九加几(凑十法)》,课堂条理清楚,创设了不同情境,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王建清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合理组织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激励具体诚恳。
12月份,青年教师许倩雯老师执教英语研究课《Unit7 At weekends》。许老师教态自然亲切、沉稳大度;教学思路流畅、条理清晰;教学节奏明快,情感渲染力强。
10月份,我校还开展了体育教研活动,卢祥龙老师利用平板执教《水平(三)》,他大胆开拓,勇于革新,在课堂上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尽管每次活动的开展课程中心的老师都要付出很多精力,但看到青年教师的成长,看到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也感觉非常快乐。
另外,为加强对课程建设的研究,我们利用新一轮三年规划论证的契机,对学校课程进行了顶层设计,在原来“五小明星”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整体规划“五X”课程,逐步做到基础性课程校本化实施,拓展性课程特色化实施,创意性课程精品化实施。
三、组织竞赛,搭建平台,提升师生素养。
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学期,课程中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组织三年级学生参加了区整班英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荣获团体二等奖;组织学生参加了区写作竞赛,获三等奖。我们还组织了“许绍银杯”英语朗读竞赛、语文整班朗读竞赛、数学计算能力竞赛、一年级拼音闯关活动等。一次次竞赛,一次次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素养。
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课程中心努力搭建各种平台,为教师成长架设通道。如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积极组织曹颖、姜倩莹、章一星等几位老师参加区市级数学微课制作比赛,组织老师参加区级各级优质课评比,许丽娜、王静怡获区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我们还协助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教师参加区、市级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比赛,张辉、汤雪静等老师获得佳绩。此外,我们还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对青年教师课堂能力进行考核,使其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课程中心的老师在校级领导的带领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今后,我们仍会紧抓教学质量这根生命线,勇于迈出课程改革的步伐,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