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塘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改革创新”为主题,坚持文化引领,弘扬校园精神;推进目标管理,激发新的追求;深化学校改革,实现新的跨越;彰显校本特色,提升新的品位。
具体工作:
一、 教师培训工作
1、引导教师追求读书的深度和厚度。精心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教育专著的学习,每位教师每学期研读教育书籍1-2本,在教研组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教师发展中心组织读书笔记展评。
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心得评比活动,杜绝抄袭,择优(5——6人)大会交流。
2、充分利用学校课题平台以及课题网站学习。
课题网站的创设不是为了课题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促进整个学校教师研究水平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校提倡每位教师积极发挥自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积极优化并利用这一平台,在资源共享中成长!
学校现有语文、数学、英语、少先队区级课题各一个课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这些课题的网站建设,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3、有序安排外出听课或观摩,积极推动反思重建,形成“学习—反思—重建”的学研模式,以学研日活动、年级组或教研组活动为平台促进学习、反思和实践。
高效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回校后进行小结性汇报或结合班级实际进行创造性汇报。
4、充分利用校内骨干教师资源,开展“一场专题讲座、一堂示范课、一次课堂评价、一次学术沙龙、一个研究问题”的“五个一”活动。使青年教师从身边的榜样中汲取精华。
5、邀请专家来校讲座,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实现成长。
6、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严肃培训纪律,提高参培效果。
二、 教科研工作
1、紧扣主课题研究,加强规范管理。
落实好主课题《基于流动儿童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策略研究》、《基于流动儿童实际培养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的研究》、《“五小明星”活动实施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研究以及《优化语篇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型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结题工作。
具体活动要求见各课题组活动安排。
2、脚踏实地开展新一轮微型课题研究。
开展新一轮微型课题研究工作。要求老师们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精心选题,精密设计,精当操作,精彩呈现。为规范微型课题过程管理,有效保证课题正常进行,我们倡导老师们积极做到:期初制订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每月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每月填写一份“课题活动记录单”,及时记录好实验中的成败得失;自觉在教育教学中实践研究;期末写好课题阶段性总结和论文,积极向各级刊物投稿。
3、加强日常教学中的反思和重建。利用校内研究课、示范课、考核课等平台,推进日常研究,并积极进行反思和重建。
备课笔记中有反思;听课笔记上有重建建议;研究课、示范课、考核课教学预案后有重建学案。
4、推进多媒体新技术的运用,鼓励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研组内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各教学软件、教学资料的有效运用。
5、组织体育组教师研究如何由校和班级两个层面展开,采用紧密型的管理方式,促进全校性体育活动的全面展开。
5、认真组织各级各类的论文比赛,如武进区教育学会年会论文竞赛等,有序推荐优秀论文向相关报刊投稿。
三、教师发展与考核工作
1、继续开展《1358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优秀教研组评比办法》、《教师年度考核办法》等考核评比工作,引领教师主动发展。
2、协助学生发展中心拟定《优秀年级组评比办法》,并形成初稿。
3、健全发展机制,提高“五级梯队”比例,从理论素养和课堂教学两方面着手打造牛小名师工程。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赛事,争取佳绩。
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读书交流活动。
2、教师节表彰活动。
3、启动2013——2014学年“1358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活动。
4、组织参加武进区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5、微型课题研究培训,推动微型课题本学期的研究工作。
6、召开课题组成员总会议,布置校主课题在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7、通讯员工作会议。
8、大课间活动视频拍摄。
10月份:
1、《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活动。
2、《在情境中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的课题活动。
3、多媒体新技术培训活动。
11月份:
1、《基于流动儿童实际培养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活动。
2、各学科主题沙龙活动。
3、《基于流动儿童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活动。
4、通讯员工作会议。
5、微型课题研讨活动。
6、体育节。
12月份:
1、读书交流活动。
2、《在情境中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
3、《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结题。
1月份:
1、各课题组成员整理并总结课题组研究工作。
2、微型课题研究工作交流。
3、学期优秀教研组及个人、年度优秀通讯员评比工作。
4、奖励性绩效工资结算。
教师发展中心
201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