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塘中心小学2014——2015年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师发展中心立足校本教研,加强校本培训,注重行动研究,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电教工作:
学校电化教育研究工作是学校教研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加强对学校网络和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发挥好网络的功能。出现问题时,及时修复,确保教学的正常使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率达到90%以上。
其次,教师发展中心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上级部门的电教比赛,如“心中的你”师德建设微视频、论文比赛,“武进好教师”微视频制作比赛,师生自制教具比赛、武进区电脑绘画制作比赛,“我最满意的校园一角”微视频比赛,学生DV大赛以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比赛。
二、体育工作:
本学期我校的体育工作坚持以校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坚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认真做好国测工作。为顺利完成国测工作,开学初就做了相关部署。学期中,全体体育老师和各班班主任认真开展各项训练和测试工作,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最终圆满完成了国测工作。
2、认真抓好大课间活动
大课间,作为展示学校校风校貌的一个重要窗口,它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实施全面育人,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结束“阳光长跑”后,我校便根据学校特点,结合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大课间活动方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让学生真正地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去,尽情享受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
除常规了大课间活动外,本学期重点推进了室内操的推广工作,较好地弥补了阴雨天大课间活动难的弊端。室内广播操由蒋金老师总负责,她力求让每套操和每项活动都尽可能地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会技能。
3、运动队常年训练
学校现有篮球队、曲棍球队、田径队、绳毽队、武术队等运动队,这些运动队常年坚持训练,成绩斐然。本学期篮球队4月参加的常州市小学生篮球春季联赛女子组第一名,5月参加的武进区小学生篮球联赛女子组第三名;曲棍球队6月参加的武进区小学曲棍球联赛第一名;武术队5月常州市中小学生武术锦标赛第四名。
三、教师发展:
1、课题研究工作。
学校主课题研究,常抓不懈。叶红老师主持的英语课题《在情境中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和周小苏老师主持的数学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本学期按照课题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了课题研究工作,包括课题研究课和沙龙活动,下学期将迎来区教研室的结题评估。本学期,新申报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策略研究》《基于流动儿童实际培养学生基础文明素养的研究》两个课题,均获武进区立项。《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网站已形成,课题组成员积极进行课题研究,踊跃发稿。
继续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期初,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微型课题负责人对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反思回顾,及时调整研究计划;期中,举行了微型课题研讨活动。教师发展中心陆志琴主任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和读书感悟,从微型课题的价值和追求两方面为课题组成员作了精彩生动的讲座。她认为做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把理论融合实际,深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并且提出:课题组成员必须明确研究目的,要对教学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让每节课都成为研究课。陆主任还对后期研究论文和心得的撰写做了具体布置,希望微型课题的成果能以丰富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期末,写好课题阶段性总结和论文,积极向各级刊物投稿,教师发展中心对有过程、有实效、有成果的微型课题鉴定结题,并在优秀教科研个人积分中加分。
2、培训工作常抓不屑
(1)校本培训
鼓励教师读书,积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本学期学校为教师新添了部分书籍,3月,举行了以“阅读经典 携手幸福”为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黄曙英、石小芳等六位老师做大会交流,她们结合亲身经历和读书体会,给老师们呈现了一场精神盛宴。本次读书活动,共收到教师读书心得96篇,可以说每一篇都是精品。为了更好地进行思维互撞,除了交流的六篇文章外,其他文章都放在校园内部网上共享,许多老师还积极主动地向武进教育信息网“教师之窗”栏目投稿,携手更多的教育界同行分享自己的思维火花,走向幸福的教育旅程!
师徒结队,共同成长。本学期,近二十队教师进行新老结对。老教师充分发挥了“传、帮、扶”和引领、辐射、示范作用,辅导青年教师备好课、上优课。青年教师们则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认真上好常态课、汇报课,同时学习管理班级的能力。学期末,教师发展中心积极协助课程与教学中心进行优秀师徒的评比活动。
继续做好1358青年教师书法培训工作。这学期主抓软笔书法培训。采用集中讲座、现场辅导、自由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每周二第二三节课集中在书画室现场辅导,学校要求“1358”青年老师定期上交一定的作业。期末,学校还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达标考核,通过平时的出勤、每周上交作业的质量和数量、学期末作品的等级综合评定“1358”青年教师的培训结果,并将考核结果网上公示和纳入“1358”青年教师的考评当中。
邀请名师进校园做讲座。本学期邀请上海华师大夏志芳教授来校作《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讲座。夏教授结合上海各知名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所作的实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阐述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鼓励牛小教师站在宏观的高度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鼓励牛小行政更多地思考:“五小明星”课程与学校的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要观照牛小的课程特色,从宏观思路、彰显特色、品牌建设、多元开发、资源建设、高度整合六方面思考牛小的课程顶层设计。
移植课培训学习。董军、王素玉、管路英三位老师在学习名师课堂实录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反复揣摩思考,精心设计教案,为大家展示了三节精彩的研究课。
“麻雀解剖课堂”活动。为快速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素养,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分析教学问题并制定有效教学策略的能力,4月9日,牛塘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了“麻雀解剖课堂”语文校本研修活动。 本次“麻雀解剖课堂”活动,学校选择了已工作三年的成长型教师桂雪萍老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次抱母亲》。桂老师温柔婉约,比较适合教学这样文字质朴、情感深厚的散文。活动前,牛小四年级语文组群策群力,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智慧,和桂老师一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上,桂雪萍老师循循善诱。她紧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阅读体验中,她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情境,恰当的图画展现情境,柔美的音乐渲染情境,帮助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走近作者的回忆,入情入境找到情感交融点。最后,她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用规范的语言,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整堂语文课,在她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在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两个方面的运用技能提升上,均获益匪浅!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全程摄像,以方便老师们在“解剖”课堂时反复观摩。观摩课后,牛小全体语文老师根据教师发展中心的安排,分时间段就“设计思路”、“根据单元目标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朗读训练”、“表达训练”、“电教手段的恰当运用”等方面,着力点评。研讨活动后,教师发展中心提议桂雪萍老师认真研读大家的建议,再进行二次重建,实现课堂教学的再飞跃。同时建议全体语文老师再次观摩,实现校本研修效益最大化。
(2)上级培训
本学期,按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要求,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教师职业规划”网络培训、融合教育知识竞赛、“现代与经典”语数英观摩活动,以及“常州市名师大课堂”活动。
3、职评工作公正公开
本学期,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组织了许沁老师参加中小学一级教师、蒋燕波老师参加高级教师的评审工作。
四、通讯工作:
宣传工作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加强学校通讯员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报道的力度和水平,充分调动通讯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推进学校宣传工作的开展,牛小坚持定期召开通讯员会议并着力培养新兵。学校按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服务保障中心以及七个年级组分成了十大通讯小组,各组设置通讯工作的责任人及组长。各年级组长担任责任人,组长则由朝气蓬勃的年轻组长担任。同时要求全体老通讯员做好传帮带工作。各小组通讯质量由各小组责任人严格把关,要求做到通讯报道及时、通讯质量上乘,真正实现通讯工作的扁平化管理。本学期,我校通讯工作稳居武进区各中小学前列。
教师发展中心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