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着力于让教师转知成智
——牛塘中心小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科研,即科学有效地进行研究工作,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纯理论的教科研不切合实际,对教学工作也徒劳无益。牛小倡导教师进行草根化教学研究,即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本学期,牛小教科室围绕学校新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合理制定了本学期的计划,并在学期中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一、制度保障,研之动力
上学期,学校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牛塘中心小学员工手册》《牛塘中心小学校本管理制度》,做到人手一册,使老师们明确了工作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保障学校的稳步发展。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配合学校其他相关工作,认真修改了《牛塘中心小学通讯工作制度》《牛塘中心小学1358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牛塘中心小学优秀教科研评比办法》,在数量以及质量多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章制度既是学校提供给老师们的自主发展的空间,也是学校给予老师们释放活力、展现魅力的机会。
二、课题夯基,研之舞台
牛小倡导草根化研究,积极鼓励教师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提炼研究主题,借助“名师工作室”“教研组”等组建研究团队,强化小课题组研究工作,把课题研究、公开教学、主题研讨有机结合,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扎实开展。
(1)新课题高瞻远瞩,稳中求实
2011年9月,牛塘中心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平台上构建教学设计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课题被江苏省教科院教技所批准立项。为使研究卓有成效,本学期初,牛小教科室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研讨并制定了细致可操作性强的课题研究计划。2月至3月,课题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着重研讨一堂课,老师们悉心收集资料、学习名师教案、分析学生情况、设计预案,见解越辩越明,思路越辩越清,课堂预案越来越成熟,老师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真正使一节课为无数课奠定理念的积累,能力的储存。4月,老师在小组协助的基础上向课题组成员呈现了八堂精彩的课,这八堂课简简单单、实实在在,没有花哨的架子,没有作秀的痕迹,有的只是师生间自由畅快的对话表达。研究课后,课题组成员积极评价,或与执教老师个别交流,或在网络上给予执教老师真诚的建议。执教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案,供同行们参考,同时也充实了学校资源库,为学校教师的长远发展储备了厚重的底蕴!学期末,每位研究人员积极撰写研究小结,积累科研经验。
2011年12月,牛小《构建阅读共同体提高学生能够阅读能力的研究》课题被省教育学会批准立项。本学期,课题组创建了课题网站,进行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调查分析,创建了班级读书俱乐部,各项研究活动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2)小课题扎根课堂,着重细节
在对自身教育工作经验教训的回顾与反思上,围绕大量鲜活的教育实例展开研究。老师们首先需要对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加以界定,寻找问题研究的各种视角;接下来通过观察、调查或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问题的成因或症结所在;然后形成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并实施研究方案,收集系统的证据以说明研究方案中提出的教育措施的具体效果;最后是行动研究者的自我反思和与同事进行讨论,使研究结果得以升华。对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描写、阐释和反思,其表达方式主要有研究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和教学反思。本学期全校共43名教师向学校教科室申报了微型课题。相对与以往的课题,更贴近教学实际,更富有研究价值,为使微型课题研究更富实效,本学期,学校教科室积极将微型课题与读书活动、研究课活动集合起来,从老师们撰写的论文来看,老师们真正做到了研有目标、研有重点、研有方法、研有实效!
三、活动辅助,研之成效
活动既是老师们成长的练兵场,更是老师们能力的催化剂,本学期牛小教科室协助校行政开展了多项活动,在活动中励练老师:
(1) “牛塘中心小学1、3、5、8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考评活动。
此项活动贯穿整个学年,本学期对考评方法做了适当的调整,要求提高了,老师们的压力也相对加大了。整个学期中,老师们将考评工作常规化,不断磨练教学技艺,提升撰写心得体会的水平。如今,青年教师发展迅速,张若莹老师在短短三年内迅速提高着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其课堂教学堪与老教师媲美;蒋燕波老师虽然身体欠佳,但仍在做好教学工作的时候努力建设师生发展平台,本学期在武进教育信息网上发表师生文章共十多篇;李德志老师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所带领的“牛小小女篮”就在常州市摘金夺银;不少教师已在教学中独当一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其中许丽娜、贺沛怡、管路英、张若莹、陈茹洁、赵玉亭、蒋丹萍被评为教学新秀,章一星、龚小惠被评为教学能手,周小苏、章 雨、徐 云、 张志兰、谢国华、石小芳、许 沁被评为教学标兵。这绝不是偶然 ,正是对教育的这份热爱与执着,坚定着牛小教师的脚步。
(2)论文撰写,深剖主题,凸显真实
老师们笔耕不辍,“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的字样频繁出现在《武进教育信息网》《武进日报》以及其他报刊杂志上,彰显着牛小教师的实力。为使牛小教师的写作水平进一步聚焦,6月,教科室认真举办了“汲‘苏派’精髓 撷‘教海’浪花”——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2012教海探航”专题论坛活动。活动紧扣2012年省教海探航主题“研究苏派教学,深化课程改革”分成“我曾这样写作”“苏派教学,我的选题”“我将这样写作”三大板块。在第一版块中,牛小吕荣法校长、黄曙英老师、陆志琴老师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吕校长联系自己在教海探航中获奖的六篇文章就文章的角度、深度、高度、厚度四方面引经据典讲述了选题、处理材料方面的注意点;黄曙英老师就如何从自己的随笔中提炼主题写出有理有据的文章谈了自己的观点;陆志琴老师就“把握时代脉搏,写‘时尚’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第二板块中顾玉萍老师、周小苏老师、叶红老师就语数英三门学科谈了谈自己的选题和文章的初步布局。第三板块为互动环节,老师们就自己的选题和主发言台上的老师进行探讨。7月,在专家的指导下,牛小精心选择了11篇论文参加江苏省教海探航的比赛,我们期待结果但不奢望,因为我们在努力!
除认真教海探航的比赛外,牛小还组织青年教师加入了“江苏省教科研协会”“常州市教育学会”成为其会员,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省师陶杯论文竞赛、区多媒体课件比赛等,期待老师们在这样的比赛中出成绩、长智慧。
(3)野外砺练,团结合作
牛小积极利用一切平台和场合激励教师的成长。4月,牛小以“熔炼团队”为目的的拓展训练活动在溧阳天目湖的山外山野外拓展训练基地如期进行。全体班主任老师和行政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全体队员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这里,消除了年龄差异,淡忘了性别,更没有了职位高低,大家群策群力起队名,想队徽,齐心协力完成各活动项目。
四、传帮带扶,研之梯队
每年都有职评工作及其他的荣誉评定工作,虽然职称与荣誉未必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水平,但它涉及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展示着教师多年来努力成长的足迹。对于老师们来说,这是成长的阶梯,也是人生的一个个里程碑。
职称“任务”没有完成的老师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职称“任务”已经完成的老师积极性该如何激发呢?牛小行政积极组建“师徒队”,开展牛小名师工作室活动。牛小的骨干教师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年轻教师们做着表率,提着航标,牛小的教科研工作在这样的梯队上实现着自己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