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情况分析
1、四年级全校平均87.97分,最高91.66分,最低85.52分;优秀率最高72%,最低43%;及格率最高100%,最低92%。
2、与上学期末相比,8班有进步,1班和5班有一定的退步。
二、调研情况分析
1、班级整体有少许差距
以往班级之间就有少许差距,4班有1个超低分,6班也有一个低分。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首先,计算占据数学试卷的绝大部分,学生的运算能力直接影响试卷的得分率,因此平时教学中算理学生是否理解,算法是否进行操练,这是形成班级差距的原因之一。如600÷70这题,学生对于余数是多少就不明确,还是说明算理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其次,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是否清晰,试卷中有很多关于基本概念的变式题,学生若不能充分理解概念则不会解题,因此班级之间形成了差距。如填空题的第7、8题,部分学生还是没有理解到位。
3、解决实际问题差异较大
解决实际问题一般都是数学试卷上失分率最多的部分,这部分题目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思维含量高,分值大,因此得分率较低。有部分同学因为思维能力的局限而完全看不懂题目,有部分同学因为审题不仔细而理解错了题目要求。每题平均五六分,因此数学差距就拉大了。如解决问题的第5题,错误率较高,则说明学生不能理解题意,也不能理清内在的数量关系。
三、改进措施
数学学科:
1、对教材的专业化解读
教师自身能正确解读教材,要教好学生,首先自己要深入研究教材,不仅仅在于这一节课,更要看整个单元,甚至于以往所学和今后所学之间的关系。
2、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
改变以往机械式记忆的教法,课堂上创设条件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去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也才能达到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
3、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不要让课堂变成好学生的表演课。对于后进生我们更应多加关注。
4、计算还需一定的操练
计算占据数学的大部分,在对算理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还需一定的操练,对于学生易错题可以集中或以对比的方式等进行练习,以提高正确率。
5、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调研情况来看,学生的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弱,看不懂题目,因此也不会解题,平时教学时可倡导学生阅读数学类书籍,如小学生数学报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教学中更多地关注阅读策略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读懂题意,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此次调研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也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