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暮色渐浓,天空里几缕飘渺的流云;屋里灯下,孩子在安静地读书、写字。我轻轻合上手里的那本《一线带班》,思绪也如那片云一般随意飘去。
这本书共七个章节,以“抓”字贯穿全书: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内容全面、实用而奇妙。管老师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以亲身经验告诉我们如何高效、智慧地带班。很多时候我们一线老师会面对书中提及的类似状况,事情可以是一样的,但解决的方法却各有千秋,管老师在书中列举的每一个方式方法都体现出了他的思考和智慧,这便是我颇欠 “火候”颇缺智慧的方面。所以,学习永不能止步。
管老师说:“课间,学生不在教室吵闹,而在走廊看看远方,小声聊上几句,安静的教室里想看书的看书,想折纸的折纸,想发呆的发呆,那该是一所多么了不起的学校啊。” 孩子的天性或许应该就是吵闹、活泼的。教室里那么多小伙伴,那么多七嘴八舌,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打闹,有的在吆喝,有的在呼喊……他们又怎么能够静下心来,把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去呢?所以老师应该是一个会管理时间的人,管理好每一天的每一点时间。“木桶理论”、“饥饿疗法”、“早间阅读管理仪式”、“二选一”策略等等都是管老师在各个时间段所运用的奇思妙策,一分钟也能掰成两分钟来用!会管理时间的老师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使他们也成为会管理时间的人,从而充分体验到时间的价值,提升自我的潜能,进而增加成功的几率。我曾接手过一届孩子,他们大多文静不足活泼有余,纪律涣散、言行随性、学习意识淡漠,教室里时常喧闹得听不见上课的铃声,偶尔几个想要认真读书学习的孩子常常紧蹙着眉,倍感烦恼。对他们,我曾着急上火、焦头烂额。读过这本书,我想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该好好学习这些良策良方,从而行之有效地教育管理好我的班级。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说“如果一个人懂得利用时间的话,即使每一次只有一点点时间,一点一滴累积起来,能做出多少事情。” “如果每年滴一滴水在水泥块上,持续一万年,会怎样?”是的,始终坚持做一件事的人会怎样?安迪重获阳光与自由,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样站在一线,同样教书育人的管老师何以做得如此精致、精彩?对照平时的自己,我不禁愧然,我缺少的是对时间管理的反思,对教育的孜孜以求和热爱。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唯有坚持,一年、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做好每一天细碎而平凡的事,思索探究、永不停止进取的步伐!我不奢望自己也能成为成功的教师,但却希望不愧对自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