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告别了一学期忙碌的工作,我们迎来了悠长的假期。此时,才有空闲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管建刚老师的最新作品——《一线带班》。
一口气半本就读完了,因为这本书里描写的内容实在是太熟悉太亲切了,就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工作日常。同时,小窍门小妙招不断,既有剖析又有指点,令人读来时不时就想击掌叫好。
纵览全书,没有高深艰涩的理论,多的却是日常带班的小细节,好好参考,完全可以成为一线教师的带班“宝典”。从教师本身、家长、学生几个方面来进行“实战指导”。学生学习中的时间安排、作业布置、学习基础、常态课堂、复习要点都有详实的示例剖析,真是细得不要不要的。
读完全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同样做老师,同样的工作时间、工作常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原因就在于每位老师对于自己的工作考虑到了多少细节,做到了多少细节。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进步,《一线带班》每一页都在叙述着这个朴素的道理。可是这个朴素的道理要贯彻在日常的行动中,却也很不容易。书中有一个章节是关于“课外阅读”的,看了很受启发。作为高年级的语文老师,我平时也特别关注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积累,只是好像多少年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却没有什么好的抓手,只会在碰巧的机会中告诉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处,偶尔给学生推荐一些自己觉得不错的文学作品,按照书上的要求布置阅读任务。学生爱读的自然读得津津有味,不爱读的只是完成任务,而我却没有更好的办法。看了管老师的这一个章节,我知道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如果只是心里想想嘴上喊喊,实施的时候却随遇而安,一定不会有好的效果。我应当首先在自己心理上特别重视,把课外阅读当作平时的教学任务,纳入教学系统中来,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补充,然后在日常的教学中系统地安排,才会收到好的效果。管老师教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书的尊重心,激发学生对书的兴趣,再以评比“阅读之星”的方式激起学生对阅读的热爱,课外阅读才能在学生这一块展开。同时,课外阅读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家长,让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中来,给予物质上的保障。还要在时间上早晚安排,给予阅读空间,坚持做下去,多数学生应该会爱上阅读的。
读完全书,细细回味,感悟到一个老师要想很好地完成工作,就要不断关注细节,而所有细节的考虑,都要基于对人的尊重,尊重学生,争取学生;尊重家长,争取家长。跟学生、家长的接触中不断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关注,让他们的心和老师贴在一起,再不断注入学习的要求、规矩,才能得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做老师不易,管老师的《一线带班》是我们前行路上的一根拐杖,让路好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