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组>>文章内容
 
一一列举(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10日     点击次数:      作者:王云霞     来源: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王云霞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94-95页例1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列举的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列举策略的过程,掌握有序列举的策略。 
教学难点:掌握有序列举和列举结果的筛选 
教学准备:平板、课件、白板、前学单、小棒
前学单: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前学单
1. 长方形长边的长叫长方形的(  ),短边的长叫长方形的(  )。
2.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                                )
3. 我们曾经学习过那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4.王大叔用22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有几种围法?怎样围面积最大?(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或采用画一画、排一排、算一算等方法,将解题思路写在下面,四人小组合作,请组长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课前请孩子们浏览资料包1,资料包内出示电子课本: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三年级上册),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三年级下册),从条件或问题出发,灵活确定解题思路(四年级上册),用画图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四年级下册)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浏览了资料包,我们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一)深入理解题意,引发列举需求 
1.出示例1:王大叔用22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指名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谈话:之前老师发放了前学单,大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找到了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插入微视频:显示小组合作学习的场景,展示学生操作。)
a.借助摆小棒,探究围法;
b.通过画图把可能围成的长方形都画出来;
c.通过列表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长和宽;
d.长加宽的和是11米,通过考虑11的分与合得出了结论。
提问: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明确:虽然方法不同,他们都是把各种不同的围法一一列举出来,才能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
【设计说明:课前发放前学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以往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这无疑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其中又有方法的指导,激发孩子探究欲望,使孩子们自主经历探究的过程。】
(二)展示自学成果,探知有序列举
1. (学生平板拍照,思考结果发送给老师)
老师收集了大家借助小棒来探究的几种情况,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课件出示:a摆小棒围法不全,b无序摆小棒围法全,c答案重复,d有序摆小棒围法全)
请你仔细观察比较,说说你的想法。指名2名学生回答。
追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最后一种摆法?指明学生说明理由。
小结:我们在列举不同围法时,要尽量做到有序,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也不遗漏)
提问:你们小组在完成前学单时做到有序排列了吗?如果没有的话,请很快调整过来。
2.(课件出示四种有序列举的图片:摆小棒、画图、列表、计算这四种方法得到的结果)
提问:大家再来看看这四种列举的方法,说说这四种不同的方法,又有什么相同之处?选择2名学生回答。
再次强调:不管哪一种方法,都是先把符合条件的不同围法一一列举出来,长加宽的和等于11米,这是列举的前提。然后从长是10米,宽是1米想起;长是9米,宽是2米;长是8米,宽是3米;长是7米,宽是4米;长是6米,宽是5米, (同时板书在黑板上)。像这样把符合条件的长和宽一一列举出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列举。
小结;通过列举,我们发现: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反之,长和宽相差越大,面积就越小)
3.请大家对这几种思考方法进行投票,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开启平板投票功能,看看哪种方法的得票率最高。)
选择两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列表列举更清楚更方便,列举时还要做到有序列举,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说明:交流分享环节,我运用了横、纵向两次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列举策略。摆小棒的四种方法对比,重点让学生体会应该怎样列举;摆小棒、画图、列表、计算这四种方法的对比,旨在让学生发现列举的本质。投票设计实为策略的优化,加深列表列举的印象。】
(三)尝试有序列举,加深策略体会
1.过渡:中午到了,王大叔来到了食堂,食堂今日供应3种荤菜,4种素菜,他选择一种荤菜和一种素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明确:进行荤菜搭配时,可以按表中的样子从荤菜想起,也可以从素菜开始一一列举,一共有12种不同的搭配。
引导:你能在今日供应的菜单牌上按一定的顺序连线搭配吗?
(教师推送“今日菜单”,学生可在平板上连线,而且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连一连,比如红烧鱼连红色线,炸鸡腿黄色线,牛排连黑色线,这样看起来更清晰。)
(四)深入反思回顾,形成策略意识
1、刚刚我们应用列举的策略解决了两个问题,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明确:有些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列举来解决,列举时要有序思考,对列举的结果要进行比较。 
还要注意些什么?
强调:列举时要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2.启发:其实列举的策略同学们并不陌生。大家回忆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简单交流之后,请大家浏览资料包2(资料包2,电子课本出示: 10的分与合,用几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有序写出三张数字卡片能组成的三位数)
【设计说明:学生们已经经历了两次问题解决的过程,此时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解决的什么问题”“用怎样的办法解决的”,感悟策略的价值,逐步形成策略意识。】
三、拓展应用,丰富体验
过渡:王大叔想在长方形菜园中种菜,他又有了困惑,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
出示题目:在这块菜地里种植青椒、茄子、西红柿,最少种植一种,最多种植三种,有多少种不同的种植方法?
(利用平板检测功能:选项A 6 B 7 C 8,得出这道题的正确率。)
明确:“最少种植一种,最多种植三种”是指可以种植一种,可以种植两种,也可以种植三种。
提出要求:请大家分组讨论,用列举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1.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如果只种植一种,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如果种植两种,也有3种不同的方法;如果种植3种,只有一种。一共有7种不同的方法。

种植方法
只种一种
种两种
种三种
青椒
 
 
 
 
 
 
 
茄子
 
 
 
 
 
 
 
西红柿
 
 
 
 
 
 
 
2.出示没有画过“√”的表格,问:你会在表中画“√”表示各种种植的方法吗? 
学生填表后,引导反思:练习刚才填表的过程,你认为要得到全部的答案,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有的时候列举时要先分类,再逐类进行列举。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分类都叫做有序列举.指出: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策略?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列举时需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采用“一一列举”的策略常常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使混乱的思维变得清晰,这正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魅力之所在。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有序列举,不重复,不遗漏

   ()
10
9
8
7
6
        (米)
1
2
3
4
5
面积(平方米)
10
18
24
28
3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