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语文大会学习心得
王鑫霞
3月22至23日,我有幸去南京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语文大会,听了王开岭的《语文的使命》和洪劬颉《智慧语文的品质追求》两场专家讲座。第二天到南京将军山小学听了吉春亚老师基础夯实而又充满童趣的《中国美食》,以及潘文彬校长和孩子们共同演绎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受益匪浅。
王开岭的《语文的使命》让我懂得语文的使命,主要是帮孩子完成三个方面的奠基:一是语言系统;二是美学系统;三是价值观系统。同样,这三个系统,也可作为评判一本好书的标准。教师的作用,即围绕这三个方面筛选篇目、设计比例,完善孩子不同时期的阅读。他用生动的案例告诉我,若教学时,心境和语境能像对方那样松弛,把它还原成生活本身,把它和我们向往的自然风物、栖息方式,和我们憧憬的心灵状态结合起来,和现代人生存的复杂、焦虑结合起来,那就是成功的,即未辜负它的本意和纯真。
“智慧教育”倡导者洪劬颉先生开设了一场长达三小时的精彩讲座——《智慧语文的品质追求》。他为我们细细分析了什么是智慧课堂、智慧教师、智慧语文,为我们打开了教育教学的新思路。他那幽默风趣的话语,也令所有老师如沐春风。
到南京将军山小学听的两堂课,各有千秋。教师的课堂风采与巧妙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他们对教材的把握有独到之处,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每个问题都紧扣课文,始终围绕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最关键的是,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看似简单的问题设计,正体现了教师吃透教材、能够驾驭课堂、引导学生的能力,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总之,这次学习,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