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走进牛小>>校务公开>>校务公开>>文章内容
 
关于举办2017年武进区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1日     点击次数:      作者:陈晓瑜     来源:

 

关于举办2017年武进区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的通知
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2017年武进区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并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市、省及全国组织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现就有关比赛细则公布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区基础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
二、参赛组别
基础教育组、中等职业教育组。
三、项目设置
1. 基础教育组:课件、微课、课例、教师网络空间。
幼儿教育:课件、微课、课例。
特殊教育:课件、微课、课例。
2. 中等职业教育组:课件、微课、精品开放课程。
四、项目要求及评比指标
请参照《第二十一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指南》(见附件3)相关内容,认真研读评分指标,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的各类作品报送材料的组成部件、作品尺寸、容量等进行报送,不符合要求的作品不予评审。
网址: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站,{域名已经过期};“信息化活动”网站,{域名已经过期}
五、参赛办法及作品数量
1. 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推荐报送参赛作品。
2. 作品数量(以下数量均为每校最多可报送作品数)
1)基础教育组:
中小学作品,每校课件5件、微课5件、课例2件、教师网络空间2件。
幼儿教育作品,每校课件5件、微课5件、课例2件。
特殊教育作品,课件5件、微课5件、课例2件。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5件。
2)中等职业教育组:
每校课件10件、微课5件、精品开放课程2件。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10件。
六、报送内容及要求
1. 参赛作品需严格按照大奖赛指南要求的各类作品报送材料的组成部件、作品尺寸、容量等进行报送,不符合要求的作品不予评审。参赛作品要求无病毒、运行良好。
2. 参赛作品不得出现参加其他比赛时的名称、标题等各类字样。
3. 课件: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
4. 教师网络空间、精品开放课程请在参赛作品登记表(附件2)中注明空间网址、平台网址或课程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使用说明。
5.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单机版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作品总大小不超过700M;网络版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注明平台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使用说明。(备注:软件类作品需提交模拟演示视频以及“使用说明”等相关文档电子版。)
七、报送方式及时间
1. 各校按以下格式要求整理参赛作品及相关附件。
根文件夹:学校名称(如“武进区**学校”);下一级为:参赛作品组别(如“基础教育组、中等职业教育组”);再下一级为:参赛作品类别(如“课件、课例、微课、学科主题社区、精品开放课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等);再下一级仍为:学校名称(如“武进区**学校”);再下一级为:作品名称(须与“参赛作品汇总表”中一致),参赛作品即存放于这一级文件夹中,同时还须有该作品的“作品登记表”(附件2。在根文件夹中还需附上“参赛作品汇总表”(附件1,其中的作者信息、联系电话等必须填写准确,以方便联系,电话最好留手机号码。
“参赛作品汇总表”由学校统一填写。“作品登记表”,由参赛作者填写。
2. 学校按要求整理好参赛作品后,以“武进区**学校”为文件名进行压缩打包,上传至以下FTP服务器。FTP地址:108.108.0.7(内网)、58.216.216.29(外网),用户名及密码均为:zpsb。参赛作品报送截止日期为2017623日,过时不候。
联系人:贺老师,电话:86307027
八、作品评审
1. 技术测试:包括资格初审、作品安装、运行测试等。通过技术测试的作品提交专家评审。
2. 专家评审:将邀请有关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按照作品评比指标进行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在区级评审的基础上择优选送参加上级比赛。
 
附件:
2. 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参赛作品登记表
3. 第二十一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指南
 
 
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电教部)
2017510

 

1.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可以是针对某几个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移动终端课件作品应能在iPAD、Android 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
各类教学软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评价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等均可报送。
(1)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B。
(2)报送形式:通过大赛网站上传报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
2.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
(1)制作要求
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100MB。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3.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的课堂教学案例。把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如:翻转课堂、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教学方式,一对一学习、移动终端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意创作教学等。
翻转课堂教学课例: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网上查阅资料,互相讨论交流等形式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和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吸收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下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作而完成。
基于网络的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课例:是指利用网络,基于问题的学习或基于项目的学习课例。学生从真实世界的问题或项目出发,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强调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寻找问题解决办法,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充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知识获取、管理,沟通互动、探究合作、组建虚拟学习社区。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课例:是指在每位学生均拥有一台数字化终端设备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
移动终端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技术,把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创意创作教学课例:是指将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创作作为教学内容的的课例,如机器人教学、3D打印、创新教育等。
云端一体互动课堂教学课例:是指面向全国所有具备云端一体化教学环境的中小学校,使用本次大赛指定的教学信息化软件—天喻教学助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可下载),按照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完成一堂课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的课堂实录。课例应包括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教学助手互动课堂录屏和授课现场录像)、教学反思、相关资源(可选)和评测练习(可选)等。
(1)制作要求: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课例视频采用常用视频文件格式。如果是时间较长的活动课程,则只需要几个关键环节的视频录像剪辑。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反思须一并报送。作品总大小不超过700MB。
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
4.教师网络空间是指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从事教与学活动的载体。作品应主要体现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的资源应用、备课授课、网络研修、家校互动、师生互动、指导评价等活动情况。
(1)制作要求:提交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类素材制作的PPT文档,综合反映教师网络空间的日常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同时提交空间使用说明文档,包括空间网址、评审专用临时账号密码和使用指南等。
(三)评选指标
1.课件

评选指标
分值
评选要素
教学设计
30
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
内容呈现
25
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素材选用恰当,结构合理。
技术运用
25
运行流畅,操作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
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
新技术运用有效。
创新与实用
20
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
2.微课

评选指标
分值
评选要素
教学设计
25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选用恰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行为
25
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
25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与实用
25
形式新颖,趣味性和启发性强;
视频声画质量好;
实际教学应用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3.课例

评选指标
分值
评选要素
教学目标
15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目标明确;
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和素养。
教学设计
25
教学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对象的要求;
恰当选择应用学科教育资源;
注重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采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模式
教学行为
25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
 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调控教学活动;
 围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教学效果
25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反思
10
有及时的反馈、评价和课后反思。
4. 教师网络空间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空间设计
10
栏目板块设置分类合理,功能使用方便快捷;
页面导航清晰,颜色协调,简洁美观;
开设个性化栏目符合教育教学需求体现个人特色
教学应用
40
网络备课教研活动内容丰富记录完整教研形式途径和内容有创新
利用空间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过程记录完整;
对学生进行在线指导答疑,在线作业、测试等学习评价活动,过程记录完整;
师生互动、家校互动信息丰富,记录完整,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应用效果
30
群体深度参与,备课授课、网络研修、在线教学、指导评价成效显著;
空间访问量大,更新及时,活跃度高,交流互动效果突出;
特色创新
20
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有一定创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