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12日     点击次数:      作者:刘凯     来源:

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有感

        我们知道一年级开始的日子是和杂乱、焦虑、紧张这些词连在一起的。但是,一年级又是孩子学习生活的起点,在这个时期,如果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秩序,如果孩子的静心没有培养起来,如果家长没有和老师站在一起。可能,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
    我认真拜读了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一看到题目,就被“心平气和”四个字所迷住,一年级还能“心平气和”?这是何方神人?当我带着好奇的心情翻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时,我才知道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缓慢的事业。
     “刚开始几天,常规教育围绕一个中心词:‘静’。讲课声音尽量小,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
    之前我一直认为做一名小学教师,面对无序、扰攘的孩子,难免要对他们大喊,让乱哄哄的课堂静下来。所以,咽喉炎就成了教师的职业病。当看到薛瑞萍老师的这段文字时,我诧异,极渴望看看她这一教学方式的结果。当看到她的学生真的静下来的时候,自己也松了一口气。也许是我自己真的不怎么了解小学生以及小学教育啊!自己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像学生的表现,或者是回忆自己的小学时代,以此进一步去揣摩孩子们的心理。。
    “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的孩子,惟恐孩子发言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发言的机会,希望孩子被教师重视。而这重视也体现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喜欢叫自己的孩子回答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我们习惯于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教师都是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所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很多人开始追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薛瑞萍老师则认为孩子学会学习的关键是倾听,而这往往被我们忽视。刚开始还以为薛老师是不是和以往的教师一样,也是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以听为主呢!后来看到她让学生倾听的时候,孩子们是怎么样的静,这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当然也为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真是一举两得啊!
    为此,我开始欣赏薛老师的“从安静训练开始”的第一步教学了。我想我即将再次走向我的一年级,我曾多次想象他们是怎么样的一群孩子,是不是和看云的孩子们一样呢?曾几次想象,一年级,怎样心平气和?整天听着叽叽喳喳的吵嚷,反反复复说着那些大同小异的规矩,解决着鸡毛蒜皮的麻烦,怎会心平气和呢?我开始充满期待,满怀希望和感激的心情读接下来的文字,想了解薛老师是怎么和刚走进校园的孩子相处的。
一、走向平和
“走向平和”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从2004年8月31日——孩子入学的前一天,到2005年1月21日——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薛瑞萍老师详细记录了自己是怎样从焦灼走向平和,她的班级又是如何走过了艰难的时期,从而建立了良好的秩序的。我是一个容易急的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还真没有太多经验,所以我急切渴望学到怎样“走向平和”。
(一)、秩序从安静开始
这一点是最让我感到新鲜,并且感到震撼的。
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对,那也不规范,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按时作业等等我们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都给养成了。但薛老师不是这样的,她的态度是“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只强调安静这一条。等这一条入了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抓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她希望这样有意识地反复强调,能尽早让学生懂得静是好的。薛老师崇尚蒙特梭利讲的品性涵养,希望通过有限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习惯。
一年级的常规教育是重要的开场,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孩子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做到。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们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点一滴地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一段时间抓一个重点,达到了,表扬,再抓第二个重点。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就能逐渐适应小学生活了。薛老师说:“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一年级的好处是看见孩子一天跟一天不一样,真有成就感。”说的多好啊!刚入学的孩子就像清晨的麻雀,总爱叽叽喳喳,静不下心来,薛老师却以掩饰不住的教育激情、乐观的态度来看待他们。我想如果我们做教师的都有这样的情怀,孩子们是可爱的,我们也是可爱的,教育更是可爱无比的。只有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我们才会心平气和下来。
(二)、音乐熏陶,情感教育
“优美的音乐,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孩子的心灵导向宁静优雅。同时,也使他们对音乐有了鉴赏能力——吃过仙桃的人,是再不会贪恋烂桃的。”这是薛老师的一段话,初读时,感觉真是经典。细想,每天让一年级的孩子听音乐,静静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让很闹的孩子终于能很安静,坐得住。这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真是让他们静下来的好办法。
薛老师喜欢在上课前或是课的一半时,放些轻柔的音乐给孩子们听,这是她让孩子或是翻书,或闭目,孩子显得和安静,仿佛在享受一场音乐的盛典。在不同时候配以不同的音乐,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用音乐打开学生们想象的闸门,激活他们的发散思维,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音乐响起就是他们培养静的开始。我们知道薛老师认为学会倾听是学会学习的关键,而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倾听是至关重要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