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中一协作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在牛塘中心小学举行
为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12月2日上午,以“关注学生言语实践,打造诚朴课堂”为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在牛塘中心小学举行。年轻的刘凯、王静怡、张辉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堂语文课:《识字8》《掌声》《黄鹤楼送别》。
刘凯老师在执教《识字8》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并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活动进行有效的识字、写字教学,让学生既动眼、动脑、又动手。她运用多媒体功能创设的一个个形象直观的识字情境,加深了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王静怡老师执教的《掌声》课堂设计严谨,环环相扣。王老师本课的重点在于探究“掌声”包含的情感,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在对文本的两次“掌声”的内涵挖掘时,多次引领学生体味“掌声”包含的丰富情感。把词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机融合,水到渠成,如大鼓开道,小鼓润心,整堂课沐浴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
张辉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则让我们看到了一名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张老师在教学时,始终抓住关键字词,通过反复品读、比较、回味来理解课文,体会诗人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最后通过想象写话,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与作者交流,让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融入写作之中,在表述的过程中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是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极佳契合点。
在分享了三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后,老师们进行了互动点评,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评析。首先是三位执教老师介绍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思路。随后,听课老师各抒己见,分享教学智慧,大家不仅放眼于三位老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关注教材,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也对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思,提出青年教师还要注意处理好“放”和“收”的关系,“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有些环节的处理可以更加大胆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本次研讨活动让老师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更全面、充分地研究教材、关注言语形式和表达,才能真正回归语文教学本真。老师们将不断探索,建构立足于文本言语形式的教学,行走在“诚信求真”和“朴实求是”的“诚朴”征途上,为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而努力!
(牛塘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王鑫霞 摄影:赵玉亭 审核:黄曙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