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午,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举行了以“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陆志琴主任主持,蒋丽玉、王卓颖等六位老师做大会交流,向全体教师呈现了一份精神的盛宴。
在阅读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这是一个活跃在当下的大命题,也是一个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而阅读恰恰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每当困惑时,阅读为我们指亮明灯;落寞时,阅读给予我们帮助;悲伤时,阅读抚平我们的伤痛……为提高青年教师学术修养和人文底蕴,培养学习型青年教师群体,上学期末,牛小拟定了人性化的读书活动计划,希望全体教师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改变教育生活,让阅读丰富自己的课堂,通过阅读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使老师们读有目的,读有效果。
2月24日,牛小教师发展中心根据年级交流情况并结合各位教师撰写心得的不同角度,精选了六篇和大家交流,这几位教师分别从六个方面谈了“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关注自身,提升修养——
姜倩莹老师读了《不乖教师的正能量》一书,从中感悟到“不乖,是一种找寻”。她感慨自己新上岗半年的教学经历,就是在不断地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她相信只要内心坚定自己的教育梦想,尊重学生的个性,敢于让学生尝试,就能把自己栽培成喜欢的样子。王卓颖老师更加关注细节,她认为“好老师就是关注细节的老师”,老师要走进孩子的世界,要明白“育人先育心,育心先进心”的教育真谛,她结合自己班级的转校生的例子,让我们明白只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才能留住感动。龚小慧老师从《一盏一盏的灯》一书中感悟到每一位教师不管能力大小,水平高低都是孩子成长道路的指明灯。而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面对班级中的“慢”孩子,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恒心。
走进学生,认真倾听——
姜丽琴老师从《静静的教室》一书中听到了孩子的心声,她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总是过于急躁,不能静下心来倾听学生的情感与想法,突然认识到倾听比发言更重要,在课堂上不能仅仅把表达流于形式,而是应该展开一个个与学生真正的对话,让我们的教室有更多善于倾听的心灵。蒋丽玉老师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把我们带进孩子们单纯简单的世界,她看到了孩子的快乐、知足、亲情、运动等,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她认为只有双向的学习,找回我们失去的东西,“回归婴儿的本初状态”,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快乐成长。桂雪萍老师读了《玫瑰与教育》一书,她叮咛道:“小心轻放孩子们的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以自由、美丽的姿态绽放。她说老师要用爱与思想推开教育的门,用对教育的憧憬来灌溉。
牛小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将阅读作为改变教育生态的切入点,将营造书香校园作为最重要的教育行动,力图在校园、教室乃至家庭,将阅读放在基础的位置,使教育回归本真。我们始终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则能够给种子以美好滋养,并唤醒所蕴藏的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