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掀起中国风 “五小”课程展新姿
“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了让孩子们亲近国学经典,培养他们探究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牛塘中心小学在“五小”课程的设置上提出了传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理念,并在近期开展了“巧编中国结”“学说常州话”“趣味剪纸”“舞动针织”“亲近水墨画”等一系列具有中国风元素的活动,使“五小”课程展现出迷人的新姿。
编织中国结,走进传统艺术
中国结是一种汉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汉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中国结代表着团结幸福,特别是在民间,它精致的做工深受华夏儿女的喜爱。踏进中国结编织课堂,学生们正在刘老师的指导下舞弄着手上的红绳,时而将其固定在板上,时而将其穿、绕、缠、抽,不一会儿,中国结的雏形便逐渐展露。一开始,孩子们觉得很难,绕来绕去,总是摸不着门道。但渐渐地,他们编织得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伟大之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中国结,都是中国人民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智慧和文化底蕴的体现。
畅游水墨间,走进国学经典
每周五下午,洋溢着墨香的书画室是孩子们喜欢去的场所。在这里,孩子们在许老师的指导下尽情挥毫泼墨,或书写古典诗词,或练习水墨画,瞧,他们练得多认真啊!那些练习书法的,起笔、提按、转折、回锋……一笔一划,沉稳有力,俨然是小小书法家;练习国画的,构线、渲染、着色、点睛……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俨然是小小国画家。孩子们笔下的动物栩栩如生,京剧脸谱稚气可爱,水墨人物生动有趣……中国传统文化也随着这阵阵墨香,悄悄地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学说常州话,走进民俗文化
“方言学会小时候,到老于今仍不忘。代代相传民俗语,彼此别致说家乡。”没错,家乡话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使我们了解历史、民俗和人文,体会地方文化的内涵。牛小的学生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相聚即是缘分,让孩子们学学常州话,对他们了解常州好处多多。走进“学说常州话”的课堂,你会听到一句句带着稚气的常州方言:“恐龙园好白相忒佬!”“今朝姆妈烧咯菜好吃到咋。”“你嗲辰光到东坡公园去噶?”……活动开展虽不太久,但会讲常州话的学生多起来了。每次活动课上,孩子们都盼着“方言火车”再开远一点呢!
…………
孩子们在一个个活动项目中穿梭,在中国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中游历,为自己国家丰富的文化而着迷。在以后的日子里,牛塘中心小学将继续结合各种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五小”课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浸润每一个牛小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