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新闻中心>>教改前沿>>文章内容
 
共享绿荫,同心同荣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7日     点击次数:      作者:陈子     来源:

 

2015年10月19日至2015年10月23日,江苏省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第二阶段的培训内容——为期五天的跟岗学习培训结束了。我分在广州二组,并有幸担任组长,和苏州的两位校长和常州的其他三位校长一起,在广州市环翠园小学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同学”时光。
环翠园小学小巧玲珑,颇为古朴典雅。学校并不大,占地面积4551平方米,建筑面积4718平方米,20个班级,学生718名,专任教师54人学校始创于1943年,前身是明末清初的南岸蔡氏家族的私家庭院——环翠园。步入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环翠园小学,塑胶操场、教学楼一览无遗;而环绕操场十六株榕树高大挺拔、翠气接天,生机勃勃。
五天的时间并不长,但环翠园小学认真准备,早就制定好了跟岗学习计划,培训内容丰富而实在。五天里,我们聆听了环翠园小学喻晓玲校长的全方位介绍,参与了学校常态化的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观摩了环翠园小学常态化的“翠园杯”课堂展示活动、社团活动,又了解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观摩了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又赴荔湾区华侨小学参加了广州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培训活动……广州市的教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环翠园小学的教育管理也给了我们较多的启迪。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广州市的教育规划相对合理——学校办在家门口
我们跟岗学习的环翠园小学就坐落在居民区内,全校20个班级,学生都来自于附近的居民,学生上学非常的近;周四去听课的华侨小学离环翠园小学只有一千米左右,很近,学校也只有四轨;走访的广州市重点小学沙面小学也是只有五轨的规模;无意中路过的詹天佑小学也在狭窄的胡同里,看起来规模不大,站在胡同里能清晰地听到教师合唱《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声。广州市的教育真正在努力地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小学,让每位学生享受便捷、公平的义务教育。江苏的集团化办学、大规模办学值得反思,这样的教育规划值得江苏学习。
二、学校文化建设厚重有内涵——办有“根”的教育
我们跟岗的环翠园小学在最近几年把学校的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来做,而且非常注重根据学校自有的个性文化来提炼学校的核心教育价值。学校以校园里的大榕树为灵感,设计了校徽,提出了“同心同荣”的核心价值追求,提炼了“同享翠园绿荫,尽展自我潜能”的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建设精致有品位,比如说,校园里介绍每种植物的导读牌都是学生设计的,走廊的导视图或平面图也是学生设计的,都注明了学生的姓名,注明了毕业的届数,把孩子的童年珍藏在了校园里,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校主人的教育理念,也是“同心同荣”的具体体现。
同时,环翠园小学还十分注重教师文化的建设,比如,该校每周五学生放学后,要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合唱活动,以文艺的形式来温暖每位教师的心窝,提升每位教师的艺术修养,来凝聚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这又一次体现了“同心同荣”的核心理念。
同样,在QQ群里学习到的广州一组“康有为小学”的“有为”文化,以及我们透过詹天佑小学校门看到校园内的“铁轨”道路和詹天佑先生的雕塑,无一不彰显着这些校园厚重的历史感,让人不由感叹:这才是有“根”的学校。
三、学校课程建设扎实有效——个性化地行进中
环翠园小学现有在编教职员工57人,专任教师54人,其中副高1人,小学高级教师48,平均年龄41岁。这样年龄的老师是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但学校的课程建设依然风生水起。近年来,学校集教师智慧编写《智趣园》一、二、三册校本教材,第一册主要有《叶趣》、《你好,小鸟》,第二册主要有《童邮同乐》、《我爱我家》,第三册主要有《发现文字》、《美丽中国自由行》。这些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在社团活动中开展,还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今年的“翠园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就有如此的要求,在教学设计评价中也专门设立“与校本教材融合”这项内容,让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无缝对接。
学校的社团活动非常丰富。学校只有20个教学班,但有六十多个社团,全体教师参与社团活动。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学校的社团活动不仅采用走班制,而且作息时间也进行了调整,且每天的时间不一样。例如周一下午的社团活动时间,低年级的社团活动时间是从下午2:15至3:15,中、高年级是从3:45到4:45,整整一小时,打破了常规的课程安排时间;而像舞蹈、田径等还要在一个小时的基础上再延长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这种个性化的安排体现了环翠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创新,也把张扬学生的个性真正落到了实处。
四、全方位优化教师结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环翠园小学现有学生718,教师57人,其中专任教师54名虽然生师比已经达到了令人羡慕的13.5:1(按54名教师计算),但在开展社团活动时还是觉得专职教师的缺乏。为了促进提升学校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教师“减负”,学校极好地利用社会资源,来优化教师结构。
例如跟岗期间正好遇到了每年一度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校聘请第三方机构来校进行集中测试,测试的项目有肺活量、坐位体前曲、跳绳、50米跑等。这样做不仅没有增加体育老师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更客观公平地评价体育老师的教学效果,体现了学校领导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在社团活动中,更是整合了各种社会资源:有在校大学生来校义务为学生开展“有趣的实验”的社团活动,有聘请少年宫的老师来校指导书法社团、象棋社团、管乐社团、足球社团等等,还有每天下午4:10后到华侨小学训练基地去进行游泳训练等。这样可以较好地弥补学校缺乏特长老师的不足,体现了学校为每位学生发展着想的办学理念。
短短五天跟岗学习并不长,对环翠园小学的了解肯定还不够深入,但“同享绿荫、同心同荣”的教育理念已深入我心。虽然地区不同,环境不同,但目标相同。跟岗学习的点滴启发和收获,我们都将在以后的学校管理中有选择地借鉴,以进一步完善自我,提升内涵,尽自己最大努力办好教育。
陈    子
2015年10月27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