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因细节而美丽
2015年9月19日至20日期间,我聆听了三位优秀班主任的讲座:陈宇老师的“我这样把班级带向优秀”,甄珍老师的“做现代班主任,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和朱永春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管理与沟通的艺术”。我最大的感悟是三位老师都能够从生活、学习的细微处抓住教育的机会,让教育发挥出它最大的效果。教育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我们的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想方设法把小事做细,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才能变得生动起来、美丽起来!
陈宇老师成功的关键主要是处处用心,点点滴滴都彰显智慧。他的“如何管理学生手机”的案例启示我们遇到各种教育问题时要多思多想,分析原因,寻找方法,关注人性。他的“开学前”调查问卷、“我能为班级做些什么”调查问卷、“手机使用”调查问卷等体现出他对学生情况的关心,体现出他的民主,正如他主张的“解放人、尊重权利、保障人权、尊重个性”。他强调了三个重要步骤:首先,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激发学生之间正能量是班级管理重要基础;其次,在用规则约束学生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人文关怀;最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班级和师生共同健康成长。
甄珍老师从环境、制度、活动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首先,创造良好的班集体物质环境及和谐的心理环境,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其次,班级管理要“两手抓”,一方面完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着手创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注重完整性、尊重个性差异、培养正确审美观,锻炼创新能力,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最后,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小学学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其中最影响我的是她带领孩子们“记住一个字,品读一本书,牢记一句话,聆听一盘曲,唱响一首歌,擎起一面旗,佩戴一枚班徽,成立一个编辑部,制作一个班级网页。”让我觉得甄老师利用小小的活动,使孩子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尊重。
朱老师时常运用身边的具体事例,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事件,他随机应变,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学生对教师所施加的教育影响总是一种有选择的接受,这种对教育影响选择接受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学生对教师的接受程度,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温暖和信任,渴望被教师关心和理解,朱永春从来不摆教师的架子,和学生一块吃饭,和学生一块游戏,他平易近人,用真诚接纳学生、理解学生,是学生的兄长,也是学生的朋友。给学生以尊严,以及畅通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方式,正是“育人教书”模式得以成功施行的关键。于细节处体现对学生的关爱,最终,学生会回报以爱。
师德的灵魂是师爱。老师关爱学生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无数个细节之中。教师和学生虽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但二者人格是平等的,没有尊卑,而这种平等也应该表现在细节之中。与其花一堂课全面的教育学生,还不如敏锐地捕捉住学生细微的变化,在细节中巧妙地予以点拨,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涓涓细流终能汇成滔滔不绝的江河,关注细节,让班主任工作因细节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