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吉林与情境教育》
情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境地。具体可感知性就是情境的特质。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因此,可以说情境是指引起人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环境。而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求出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主题)的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情境教学一直以来被教育者视为能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1世纪的教育俨然是网络化的教育,语文教学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网络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进入了课堂,成为了新的教学资源环境。由于多媒体网络能提供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象、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还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因此,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在网络环境下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让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从而优化语文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教《蚂蚁和蝈蝈》时创设的几个情境。为了让孩子体会“夏天真热”,我出示表现炎热夏天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抓住夏天人们的穿着、感觉来表现出夏天的炎热,利用形象的图片创设了一个言语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夏天的炎热,为朗读好这句话做好了准备。为了让学生理解“自由自在”,我问“你有过‘自由自在’的时候吗?”,请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自身体验来理解“自由自在”,使学生更能真实的感知理解课文,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此外,“几只蚂蚁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这个“笑”,孩子们理解起来很困难,这时候,我就让小朋友来当当蝈蝈,想想躲在大树下乘凉的蝈蝈会对在烈日下搬粮食的蚂蚁说些什么,创设了一个言语情景,引导学生体会那种“笑”是“取笑、嘲笑”。
直观形象是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情境的创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合适的情境既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本,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