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业 更具实效
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周静妹
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所以教师应重视作业的布置。然而布置作业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要想让作业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在作业布置中还得讲究一定的技巧。教师应该布置怎样的作业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认为不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要多布置一些具有游戏性、趣味性的题型。 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的潜能,有的学生用积木搭制自己想象中的乐园,有的学生在书本上用笔勾勒他们的一些设想。可是打开学生的作业,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性的答案却不多。如果教师能进行合理引导,让作业成为学生创新的园地,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得到提高。基于以上想法,我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 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
1、 分层布置作业
要激发第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布置的作业就要尽可能地适应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能够完成的作业而不感到艰难,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如《世界多美呀》一课,课文教完后,老师设计这样的练习:选择下列一题完成。
(1)找出ABB式的词语,并写上ABB的( )。
(2)在第(1)的基础上画一幅画。
(3)在第(2)的基础上看图写一段话,并用上第(1)中词语。
这三个层次的题目由易到难,语文作业有了层次,学生有了选择作业的自由: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选择做简单的,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开发着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而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作业,还能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这是专门给我设计的题目,我一定能完成好!”学生有了这份信心,作业的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从而也能激发每个层次的学生的创造潜能。
2、 改变单一、标准的答案
单一、标准的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不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而提倡和激励学生寻求不同的答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如上面提到的《世界多美呀》一课的作业设计正因为没有单一、标准的答案,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发挥。
3、 评价以鼓励为主
教师的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但最高的评价如果总是集中在最出色的几个学生身上,那对多数学生来讲就会缺乏自信心。为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作业评价时我以鼓励为主,每个层次的学生只要发挥了自己的最好水平,就可以得到最高分。如上面作业设计的三个层次是由易到难的,但无论学生选择哪个层次的作业都有得最佳成绩的机会,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作业。这样的评价方法激发了每个层次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心中有法
1、 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基石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正是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学生的创新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方法,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创新则只能是空中楼阁。《虎门销烟》一课,我设计了如下作业:
A、 假设你和同桌是《虎门销烟》一课中的人物,写一段对话。
B、 关于《虎门销烟》你和同桌议论过什么?写一段话。
要完成这项作业学生要认真地学习课文,了解文中人物的个性,人物之间的关系,甚至要在课后查找有关历史背景资料,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
2、 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
如《劈山救母》一课,文章讲到沉香劈开华山救出被二郎神关押在华山下的母亲就结束了。母子相见是怎样的场景?一家三口再见时又是怎样的?凶恶的二郎神能就此罢休吗?文中其他人物结局又如何?如果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课文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机会。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我指导学生分类列出文中出现的地点、人物、事物,分析人物性格,联想地点、人物、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续写,有的学生续写的文章情节曲折,有的学生改变了原有的结局,还有的学生设计了几种不同的结局。如果没有老师恰当的引导,学生的想象就不可能这样多姿多彩。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在创新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携手合作,互相学习,相互影响,创新的成果将更为出色。
如《虎门销烟》一课,在课堂上先由学生自由组合,分配角色,设想台词,大胆练说,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写作。这样创新意识弱的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会感到很困难,即使是创新意识强的学生也能从其他学生身上得到启发。学生在合作情况下进行的创新将比个人的创新更加出色,这样也有利于每个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
作业的布置旨在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开创一个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广阔天地。因此,作业的设计应力求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促使学生灵活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通过不同的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面临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品尝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总之,语文作业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主动性,让他们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中,真正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培养品质,让他们在开放而充满活力的作业中获得乐趣,提高自己,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