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我和裴红波老师再次踏上 “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学习旅程,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一次,一行两人去南京听课学习,还能聆听到大师们多年前那美轮美奂的教学设计,精彩绝伦的课堂吗?但随着特级教师一个个的展示,感觉到了他们与多年前的他们有着许许多多的相同,但又有着更多许许多多的不同。三天来,被他们的更为朴实的教学艺术,深刻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深深吸引。
一、课堂引入简约自然。
大师们上课开门见山,没有花哨的课件演示,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就是他
们的所有教具,即使使用课件,也是朴实无华。没有多余的课前铺垫,一上课就直奔主题。如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在之前听过他曾今对圆美轮美奂设计。课前就在猜想,张老师这次又会怎样出其不意,精彩绝伦呢?没有想到的是,张老师的课仅用一个问题就驾驭了一节课,“要确定圆的大小,需要几个数?”然后组织4人一组进行讨论:“为什么是一个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华应龙老师执教的《找次品》一课,从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一道招聘题引入“81个乒乓球中只有一个超重,用没有砝码的天平去称,至少称几次,找到这个超重的球”,没有花哨的设计,只是实实在在的一道数学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真实的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去思考与表达。整节课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始终围绕招聘问题研究探索。
二、教学以学生为“本”。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感受到每位老师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
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课堂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他们一开始就会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放下教师的威严,“蹲”下来看学生。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三、教师个人魅力无限。
都称张齐华老师为“数学王子”,原来感觉他的课堂厚重、开阔、深邃、美丽。这正是张老师的魅力所在。这次有幸第二次聆听他精彩的课堂,感受张老师的课堂又是轻松、智慧、朴实地。张老师朴实又独具匠心的设计,让我惊叹不已;对学生的亲近自然流露,满堂的笑声、掌声此起彼伏。
而华应龙老师的精彩课堂,让我深刻感受到大师的魅力,也知道了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并不如我所认为的那么难,只是自己的教学艺术远不如大师。华老师在上课之前的开场白“课堂上能笑吗?”、“笑容,笑了就容易了!”、“学校学校,就是学习笑的地方!”“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等,这些富有哲理的言语,让台下的老师频频点头,无不映射出华老师的“用思想教学”的大气、睿智与深远。
还有七十多高龄的刘德武老师在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引领学生感悟“只有克服思维定势,才能扩大想象空间”的一种学习、工作、生活理念。
名师们的风采令我折服,更令我佩服的是他们教学中那种“学生第一”的理念,感觉做他们的学生真幸福!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课堂更精彩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