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管理
病例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居家病例,家长或监护人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同时,要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管理时限为自病例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
2、强化监测
托幼机构(学校)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病例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病例康复后必须凭正规医疗单位痊愈证明回园复课。
3、托幼机构控制措施
托幼机构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4、环境和个人卫生
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消毒方法参见《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
5、健康宣教
通过黑板报、讲座、宣传画、校信通等各种宣传形式,在园内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