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新闻中心>>教改前沿>>文章内容
 
“减负”的关键在于完善管理机制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12日     点击次数:      作者:     来源:

    日前,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自查及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8省(自治区)抽查已结束。这两项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继续和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即将颁发,如何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真正落到实处,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为,“减负”的关键在于完善管理机制。
  为解决好管理机制不尽合理问题,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主管部门在考核、评价地方管理部门、特别是学校时不可以中考、高考甚至重点校“升学率”作为评判依据。并建立必要的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示制度。为了使管理机制更加合理,各级政府应该是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减负政策的第一责任人。 
  首先,强化责任意识。 在这方面,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探索。山东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计划,建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长效监管机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完善教育行政问责制度等。建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将该省教育事业纳入科学发展新轨道。研究制定了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把教育投入和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一票否决”的指标。广东省建立健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机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教育强县(市、区)督导评估和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负责考核的主要内容。湖北省创新考核机制,严格备忘录要求,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考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政绩的主要内容。
  其次,注重评价导向。对此,有些省市研制了标准。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研制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及《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新近出台了中考和高考政策。上海市借鉴PISA测试和教育部学业质量监测的经验,构建了基于学业表现、身心健康和品德行为三个领域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身心健康水平、社会责任感、学习负担、时间精力等情况作为考察学校义务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河北省在小学阶段取消了百分制,实行了等级评价制度。在初中阶段,学生基础性发展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创新与发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七个评价指标,其结果可作为学生初中毕业的主要依据和普通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黑龙江省推进学业考试、高中招生配额到校和综合素质评价三项改革,初步构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再次,创新管理模式。为推进管理创新,相应举措也不断出现。江苏省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办学标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学校满意度评价体系和学校对政府教育管理工作评价体系,以“一个标准、三个体系”引导示范区建设。湖北省研究制定了《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暂行办法》,确定评估内容、程序和方法,注重引入第三方评价,严格评估结果应用。福建省明确中小学办学行为“五规范”要求,推进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督机制和制度建设,加大督促和处罚力度,为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各级政府应是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减负政策的第一责任人。 在强化责任意识、注重评价导向和创新管理模式的同时,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才能真正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