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魅力课堂
2014年10月31日,我参加了在丹阳丹凤实验小学举办的2014年长三角名师大课堂·小学数学专场活动。最让我兴奋的是居然能面对面聆听到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课《认识面积》。(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她本人,平时只是看过她上课的光碟。)虽然这节课吴老师上了60分钟,但我真正感受到了名师大家课堂的教学风采,获益良多。
收获之一:一个充满好奇的课堂。吴正宪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认识面积》,吴老师问孩子们:听说过“面积”这个词吗?在哪里听说过?又追问:关于面积,你有什么问题?你想问“面积”什么问题?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渐渐地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很快适应了吴老师的上课风格。孩子们的小口张开了,“我想问‘面积’,你和周长有什么不一样”;“我想问‘面积’,你到底有多大?”;“我想问‘面积’,你是个什么东西?”;“我想问‘面积’,你是怎么来的?”;“我想问‘面积’,你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的提问热情像是泉水一样咕噜咕噜地涌出来,一发不可收拾。
收获之二:一个追求高效课堂。《认识面积》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最感枯燥乏味。但吴老师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故事巧妙的引出比较土地面积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面积的大小比较,并渗透周长与面积两个概念的联系及区别进行教学,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别具风格。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理解等面积变化的规律,她把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撕成了两块不规则图形,然后拼在一起,提问:孩子们,这还是1平方分米吗?生:不是,要是把它分开来的话就合不上了。师:干嘛合不上啊?照样可以合得上。我把它撕开了在合上,可不可以?生:可以的。师:那到底是不是1平方分米呢?谁说不是?你说为什么不是?生:因为重叠起来了。师:看清楚没重叠啊!到底是不是?生:虽然撕开了,但是合起来后大小是不变的。师:说得真好,老师在撕完1平方分米纸后,把他们拼在一起,我添上新的纸没有?拿走一点纸片没有?它大小变了没有?还是不是1平方分米?生齐:是的。这种等面积变化的规律对刚认识面积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是经过有效的师生争执互动,到这里学生基本都明白了。
收获之三:一个魅力无限的课堂。吴老师课堂语言的魅力像是与生俱来的,她的亲和力、幽默感以及发自内心甜蜜的微笑和亲切的教学语言,是那样的娓娓动听,让人陶醉,使得我们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在数学课堂中。吴老师的课上了60分钟之久,孩子们都不肯下课,要求继续研究下去,那种学习热情是我从来不曾看到的。
吴正宪老师的课让人感动,源于一个老师的情怀。
如吴老师教育学生:停下30秒再思考回答会更精彩。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该如何和孩子们共同完成一节数学课,进而共同享受一节数学课。我是否也该停下匆忙的脚步去静静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