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报 告
我校课题《构建阅读共同体,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于2011年9月被省教育学会批准立项。从立项至今,课题研究从两个层面悉心研究:第一层面是贯穿整个课题研究过程的“班级读书俱乐部”研究活动;第二个层面是“循环日记”“名师高徒”“班级论坛”三个子课题的研究。现将有关工作陈述如下:
一、撰写方案,申报立项(2011.6—2011.8)
(一)为保证研究方案的质量,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理论学习,对研究的方法、策略进行勾画,对课题方案进行了全面设计。方案初稿撰写结束后,我们邀请区信息技术教育中心的专家和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对方案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方案进行了修改,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分小组收集研究资料,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初步归纳整理出关于构建阅读共同体的已有经验和成果,为课题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分工,全面实施(2011.9—2012.8)
(一)“班级读书俱乐部”的研究活动
针对这一研究内容,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1.开展调查研究。2011年11月,课题组成员对部分教师及各年级学生同伴之间交往现状、交往方式、分享意愿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同时辅以谈话法,进而从总体上和定量分析的角度把握目前我校学生的交往、分享等意愿的现状,作为课题研究的前测数据和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开展深化研究的重要参考数据。
2.创建班级“读书俱乐部”。根据调查研究的情况,2011年12月起,我们开始了班级“读书俱乐部”的创建。课题组成员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在自己所带的班级内组建“读书俱乐部”,让志趣相同的学生组合成阅读共同体,使他们在一个分享氛围浓厚的“场”中进行积极、有效、自主、深入的阅读,并在合作交往的过程中实现智慧分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3.加强过程性研究。为使“读书俱乐部”的研究工作落到实处,课题组成员制定了每学期活动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实验班级在网站上开设“读书论坛”专题,设立了“好书推荐”“阅读感悟”“书香家庭”等栏目,为学生的分享交流提供平台;开设读书研究课:蒋丹亚执教《夏洛的网》读书指导课,黄小萍老师执教《怎样写好读后感》。每节课都经过试教、修改、重建的过程,无论是执教者和听课者,都感觉获益良多;制定了“班级读书俱乐部”评价表,及时了解学生的读书活动开展情况及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阅读共同体的作用。
(二) 开展三个子课题研究活动。
我们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把课题组成员分为三小组开展研究活动,分别为“循环日记”、“名师高徒”、“班级论坛” 互助研究小组,三个子课题也应运而生。
在研究活动中,三个子课题都做好了以下工作:
1.开展调查,摸清情况。各子课题都进行了前期调查,调查采用问卷或访谈形式,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等进行调查,并写出了详实的报告。
2.根据现状,制定方案。详细的研究方案是研究工作的方向,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及调查情况,各小组都认真制定了方案,并仔细推敲,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方案。
3.认真研究,形成策略。经过一年的研究,各小组均形成了一定的操作策略。如“循环日记”研究小组形成了“组建小队,优势互补”“ 创意设计,彰显特色”“ 写作交流,携手共进”“ 有效评价,温情激励”的策略;“名师高徒”组则形成了“组建小组,指导 ‘结对’”“ 发挥功能,师徒共读”“ 多元评价,共同成长”的策略。
4.及时总结,形成报告。每一小组都在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子课题总结,总结中有理论支撑,有后测结果,有经验总结,也有活动反思,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依据。
三、中期自评,反馈调整。(2012.9—2013.7)
我们把中期自评视为研究工作的重要一环。在中期自评前,我们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析,撰写了中期自评报告。自评时,我们对已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再思考,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调整。自评后,我们对后一阶段的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以不断完善小学阅读共同体教学模式以及阅读共同体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
中期自评结束后,我们开展了校内非正式群体“互助共进”交往策略的案例研究及阅读共同体的评价标准研究。我们把校内非正式群体纳入研究范围,对其交往策略进行案例研究。“如何评价阅读共同体活动的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我们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各小组都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评价方案。方案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每个年段均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推荐小组之星、故事表演、小组互评等。
四、检验取证,撰写报告。(2013.8—2014.6)
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已研究出的策略组织交流研讨,收集研究过程性资料,进行经验总结,逐步推广优秀的策略,并采用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检验取证,进而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形成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等则汇编成册。同时反思不足,拓展新的研究空间。
研究过程中各课题组成员积极借助课题研究工作丰富自己、成长自己,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获得了极大提升。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