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28日     点击次数:      作者:姜蓉     来源: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反思
姜蓉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第21课,是一首儿童诗,它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表达了小诗人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愉悦之情。全诗共5小节,第一节写夏天这位小姐姐问我在夏天想变点儿什么;二、三、四小节分别写我在另人神往的夏天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和大大的荷叶;第五小节写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诗歌蕴含丰富,引人遐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科的教学要坚持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过程的实施与方法的引领,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意学科间的整合,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节课的教学就是根据这样的教育理念设计和完成的。自认为主要彰显着以下几个教学特色:
一、创设情境“美”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很注意进行情境创设再现诗文优美的意境。我精心制作课件,用优美的课件渲染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悟诗歌,得到情感的升华。如让学生感悟诗句“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谁在一片绿叶上。”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可爱的透明的雨滴图,想象自己就是小雨滴,这时睡在绿叶上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去移情体验,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这节课中,我多次向学生展现了美丽可爱的情境画面,有可爱的小鱼图,美丽的荷花图,有翩翩起舞的蝴蝶图,可爱的蝈蝈图等,这些情境图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此外,根据教学的需要,我还通过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我动情的语言中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体会和感悟到了《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首诗歌的意境。
二、朗读方式“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在初读课文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边度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去基本读懂诗歌内容;在引导学生品读时,采用了方法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有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表演读等,读出了雨滴的舒适,读出小鱼、蝴蝶的自在快乐,读出蝈蝈的嘹亮歌声、星星的美丽可爱,读出了荷叶的快乐、乐于奉献的精神。多种形式的品读,既突出了读的训练,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学生品味了语言,感悟了诗意,和文中的“我”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三、学法指导“精”
语文课程制定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化公民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目标中,我精心地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地参透了这种思想。在重点指导学生品读诗歌第2、3小节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边演的方法去体会出雨滴、小鱼、蝴蝶和蝈蝈的舒服和自在快乐,学生在我的引领下体会得比较到位和准确,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方法。学习了第二、三小节后,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了方法,然后我就顺势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第四小节,学生用这种方法学得很好,在汇报交流学习体会的时候,学生读和演都比较到位,
这充分说明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得比较好。
四、难点突破“巧”
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是本课的理解的难点,也是全文的题眼所在。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通过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带出课文的学习难点。古人云:“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一个个问号就像一个个钩子,如果学生的脑子里多装几个这样的钩子,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就容易把知识钩进来。抓住这一点,我在讲述到最后一个小节时,引导学生质疑,巧妙地问出:“变了这么多,为什么到了最后,我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荷叶的快乐,并进行迁移练习:——来了,在荷叶上(下)——。通过这样的句式练习,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生动了教学,更进一步地点到了诗歌的题眼。为了让学生更深层面地体会到“为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快乐的奉献精神”,我让学生进行情境对话表演,通过体验荷叶“静静地举着”,体会到“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就会更快乐的人文情怀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并让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心中。
接着,教学生字书写,学习“伞”时,教学生学会结合图画,记忆生字。学习“柄”时,教学生学会总结生字组成的不同类型的词语朋友。
最后设计的迁移练习,留了一个想象作业:夏天到了,我想变——。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诗歌的主旨,让他们获得了高尚情操的熏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