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这个学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主编的《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这本书通过56个记录师生教育生活点滴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成长,也能够体会到老师们凝结于文字之间的教育真心和爱心。这56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我不禁为李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这句话大声叫好。
书中,李镇西老师曾说过,成功的教育,离不开一个“磨”字。我非常欣赏这句话!这个“磨”,就是持之以恒的耐心,这是爱的一种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应该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尊重,而不是当作敌人来征服!我们教师经常会犯同样一个错误,就是和学生形成对立面,缺乏耐心和爱心,似乎管得住学生,镇得住学生,就是能带好班级的表现。有时候课堂上弥漫着不绝于耳的窃窃私语声,却只知道用大嗓门、高分贝来控制学生的言行,改正他们的陋习。而不是用爱心和耐心来化解师生间天然的冲突和矛盾,效果很明显并不理想。看过《每个孩子都是故事》后,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孩子的需要。他们需要的是不仅仅是我上课的热情,更多的是尊重和耐心。一个“磨”字道出了我缺乏耐心的不足,也给我指明了以后教学和管理工作前进地方向,今后我必将改进教育理念和方法。
统观《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它们教导并督促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做到关爱学生,在乎学生。你在乎学生,学生就会在乎你;你关爱学生,学生也会体会你的关爱。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多说一些鼓励学生的话,不说一句伤害孩子的语言。因为一句伤害学生的话,会影响他们一辈子。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问题学生”,及时的把他拉回来,如果我们老师不把他拉回来,那么他将被某些不良习气和行为所感染,慢慢的真的成为“问题学生”了。作为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老师还要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多多与孩子们交流,多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读懂孩子们的故事。
陶行知说过:“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就是用童心去感受童心。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总是有着纯真的童心,并能够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感情去热爱……读懂孩子,就是读懂教育,让我们都去尝试着读懂每个孩子的故事,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