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语文组>>文章内容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25日     点击次数:      作者:赵玉亭     来源: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
                                                                                     赵玉亭
透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窦老师的敏锐,执著和勇气。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 对于阅读教学的独特构建
从最初的直觉型的课程构建开始,窦老师对于阅读教学的探寻走过了10多年的路程。一开始,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由一篇带多篇,带着孩子们读美文,读名著,诵古诗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窦老师凭自己过人的聪明和感悟力构筑了一个阅读课程可爱的雏形。
主题教学的构建则是一次自觉的追求,她在“三个超越”的基础上把“主题”看做是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认真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并且围绕连接着学生精神世界的“触发点”、“共振点”等多维主题重新编排选编内容,用这些“主题”作为实施教学、改革课堂、建设语文新课程的一把钥匙。
在窦老师的主题教学单元里,我们看到的是打破了两节语文课折腾一篇小课文的定势——“听说读写”如何训练,“人文性与工具性”如何统一等“技术性”操作都用主题这条线把散落的“珍珠”串络起来。因此我发现她的课堂有很多新颖的开拓: 1、容量大,密度高、综合强。建设了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窦老师充分利用主题教学的整合功能,自然高效地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文本,在关注学生阅读质量的同时,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2、既当“设计师”,又当“建筑师”。有效地充当了母语课程资源的实施者和开发者的双重角色。无论是《朋友》中的“实话实说”、现场采访,还是在《亲人》中精彩地收进“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还是在《圆明园》中巧妙地引导讨论“该不该重建圆明园”,都反映了她对于生活、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3、既建构课堂,也解构课堂。她的主题教学不仅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积极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学生自我精神世界的构建,积极为学生的生命和成长奠基,体现了母语教育的文化性。
二、 做一个新时代的新教师
1激情不老
窦老师在书中说:激情应该成为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因此,真正的激情就会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2读书一生
窦老师在书中说: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她每天坚持一小时以上的阅读,几年来,阅读量达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读书卡片。
联想自己,我的阅读量实在是太少了。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决定了我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干燥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
3以写促思
窦老师说:“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我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审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如果没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人格,谈教学的个性是没有意义的。窦桂梅老师在自己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实践,边阅读,边实践,边研究,力求将理论的思考、大胆的实践和既广泛又有针对性的阅读拓展结合起来,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表现了一个不断进取,乐于追寻的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的独特风貌。
在窦老师的教学追求中,因为各方面的因素,有偏重对语言文化层面的探索,不断走向深沉,而忽视儿童文学和儿童心理的研究倾向,这也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此外,让我尤其感悟深刻的是她的因读书铸就备课的灵魂。窦桂梅的生命热情、课堂激情来源于她的不断学习,来源于她的博览群书。“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为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窦桂梅老师无论工作有多么忙,她都要挤出时间来学习。各类教育名著、文学名著占满了她家中的书柜,教育杂志更不例外。在繁杂的工作之余,她还会努力挤出时间写教学随笔和教育心得,哪怕是头脑里闪现的几十个字她也要赶紧记下来。不断地积累知识并做自我总结已经成为窦桂梅的自觉行为。因为博览群书,她能在收到年轻老师倾吐苦恼的信中,旁征博引,真挚疏导。因为博览群书,她能在诸多的公开课上,开渠引水,把孩子们引向一条又一条清澄而富有感染力的美文之溪,与作者一起感受,与文中的人物一起感受,在感悟中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升华。
读着窦桂梅的文字,感受着她的思想,体悟着语文教学的魅力,我的内心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一种对自己深深的自责缠绕着我。自己也从教四年,我到底做了些什么呢?这么多年的时光里,有多少时间是在读书中度过的?有多少时间是在认真钻研教材中度过的?我们抱怨工作忙,抱怨身体累,窦桂梅不忙不累吗?我想如果工作只是谋生的工具,那工作带给我们的只有痛苦;如果把工作当作是一项事业来经营,那带给我们的就是享受与乐趣!很多情况下,名师给了我们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动力。我们不一定能够成为名师,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做名师曾经做过的事情……底蕴丰足的她散发着迷人的风采。今天如此成就的她还十分谦虚地说:“我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干燥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有着辉煌事业的她况能这么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