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价值引领 目标指向 能力提升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18日     点击次数:      作者:顾玉萍     来源:

 

价值引领  目标指向  能力提升  

——谈基于“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三年级语文教学设想  

基于全球化、信息化、后现代化对当今学生语文学习的深远影响,加上现行的围绕“提分原则”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以及终身长远的发展,语文教学改革首先应从价值转型开始,作为“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教师首先应确立“让学”的概念,始终坚守“学生的立场”,帮助、服务、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  

(一)  

语文学科该如何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呢?我以为在拟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以“学生分析”“教材分析”为两大一句,面对一篇新的文本时,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学生已有的基础是什么?要理解和掌握这一文本,还缺失什么(知识、能力、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等)?可能存在的困难、障碍是什么?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什么?我认真研读了 许嫣娜 老师关于《九色鹿》的学前分析,我将其几个方面归纳为五大意识:基础意识、提升意识、突破意识、全员意识,除此以外,还应有单元结构意识等。  

基于以上关于教学设计中关于学情分析的学习,我就三年级下册第1篇《长城与运河》疑问,试图作上述方面的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三年级上册学过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疑问,三段结构相似,但学习时没有以结构意识展开学习;而《长城与运河》一文,全课共2段,内容明确、结构相似,又是以“××和××”命名,加上之前学生接触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很容易发现文本结构上的特点。于是,我打算围绕“教结构——用结构”的思路设计学习过程:初读课文,发现并列结构特点——重点学习“长城”段结构——自主学习“运河”段结构——模仿课文,合作仿写并列结构。  

学生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对总分结构的句群已非常熟悉,而对于并列结构的单个句群也接触过,但对于并列结构的两个句群从没认识过,需要从整体(全文)来感悟、发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可能有一定困难。对于文本采用的比喻手法,学生能轻松地理解,但与对选用恰当的关键词概括长城和运河的特点,理解比较困难,一方面文本历史久远,空间跨度之大,许多学生只闻其名,从没接触过,更谈不上有切身的感受。基于以上的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教学导入时借助常州一大特色——各种姿态的大桥,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唤醒内在的情感,调动学习的激情,从而引入“它们都是建在大运河的常州段,今天我们就将走近京杭大运河”。同时,在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时,需要借助课外资源的补充和现代媒体的运用,帮助学生形成对长城和运河的概貌、历史、作用等方面的初步认识,确立对长城和运河的整体印象,从而激发对赋予智慧和汗水的中华民族祖先的由衷赞美。当然,文本中的设问,也是写法之一,因第一次接触,可通过朗读、比较、感悟等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努力体现“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过程:呈现文本——进入文本,理解、转化和占有文本的精神内涵——综合运用文本内涵表达自我,形成和提升自我。只有开放式的设计,才能在课堂中运行 “有向开放”“交互反馈”的师生互动学习式的教学;只有这样弹性化地设计,才能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奠定基础。  

(二)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什么呢?我以为应把视线从教案转向学生,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聚焦“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  

1.有向开放  

首先,教师要心向学生,留出充分的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空间,竭力避免控制意识和替代意识,应彰显学生学习文本的可能性,及其文本独特的育人价值。  

2.交互反馈  

在师生互动反馈中,尤其鼓励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如生生之间、组际之间等,鼓励第三方,乃至更多方对于第二方作补充或评价,以便于激活各种新资源。  

3.聚集生成  

“生成环节”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任务完成的必要环节,一般包括“资源生成”“过程生成”“拓展生成”等。反思以往的教学,一般老师亦能关注课堂中错误的资源扭转为有益的资源,浅层的发现推进至深层的生成,但对于点状生成至织网式的整体生成,个体生成至滚雪球式的全体生成,单一生成至开渠式的多维生成则关注不够,甚至缺乏这方面的推进策略。通过学习,试图在今后的教学中,在以下方面有所尝试和研究:面对学生三点式生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总起句、总结句等来促成点状生成向整体生成的转变;简单概括文本内容时,面对交流出彩的学生,可引导他们指导在说好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说,让个人的亮点变成全体学生的亮点,让优质的个体生成转化为全体生成;面对单一生成时,教师应智慧地利用教材资源,开通多渠道地进行教材重组,追求多维生成……但所有生成点得定位,教师必须考虑语文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和本班学生的成长需求,一切以适切性为标准。当然,教师的“生命意识”“结构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方式”等也应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有效落实。  

(三)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又是什么?我以为三年级语文教学应切实把握阅读、作文教学的过渡点,以“段的读、写”为具体的抓手,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各项的学习和训练,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夯实写作基础。  

教师在采取“长城两段式”的教学策略时,应围绕“总分式结构”“连续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因果式结构”“转折式结构”,采用随文教学或专项训练进行,引导学生在理解句群表达意思的同时,还要分析其结构,研究作者的表达方法,蕴含的逻辑顺序,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等。就某种句群在具体教学时,可按照“在习文中认识句群——在听写中强化记忆——在课外阅读中寻找句群——在教材阅读中运用句群——在练习中巩固句群——在作文写作中提高运用能力”等过程展开。教学中应关注段落的概括方法指导,俱全的听写的有效落实,日常段的阅读体悟,课外阅读的语段摘录。值得推荐的是《槐乡五月》第一段的从较多体悟词语、句子的含义、情感扩展到学习段的体悟,其中关注了总分式的段落结构,作者观察视线的角度,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以及调用多种感官来体会槐乡的美。教师基于“学结构、用结构”长城两段式策略下,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时间、空间,提高了学生体悟段的水平,为以后提高篇的体悟水平打基础。  

总之,三年级的阅读重点应以自然段(句群)为载体,在体悟词句的同时,指导学生从句与句的关系,从段的结构等多角度整体体悟段的意境、情感、主旨。当然,三年级的“过渡”远不止此,但始终应围绕核心目标,落实并帮助学生达到相应的能级水平,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和盎然的阅读兴趣。  

顾玉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