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读后感
再次认真学习刘云山同志的《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文章后,作为一名党员、一位人民教师,我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新的体悟。
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种角色都有着有不同的使命,对应不同的角色问问自己“我是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才能回答自己“为了谁”和“依靠谁”。
“我是谁”?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视学生为亲人、让学生做主人,摆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评定的“三自”机制。同时有主导意识,顾及大全。其次,我是一位公民。在社区需知心力所向,有明确的认知。不能将自己定位为太轻或太重,甚至迷失方向,不知何去何从。当然,我更是一名党员。要时刻把党员的光荣使命落到实处,投身于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中,“干一行,爱一行”,投入爱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慎独意识和自律精神,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遵纪守法,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勤恳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人生一世“为了谁”?回答肯定是不一致的,有人说为了祖国和人民,有人说为了集体,有人说为了父母和儿女,还有人说为了事业和前途,诸如此类的说法我们先不评价其对与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唯己而为是最可怕之为。人生不是来世界索取的,而是在遵循自然之道的基础上为优化依存自然而奉献的。人是不可能绝对独立生存的,是因为有了国家、有了优越的社会制度和体系、有了集体、家庭、他人,才有了自己生存的基础。所以,要常怀感恩之心。体现在教师工作中,就应当以学生为本、真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不断激励学生为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习,不断取得进步,早日成为国之栋梁。
作为老师“依靠谁”?我认为应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学生路线”。只有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观、教师引导的服务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长足发展。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新形势下教师教育引导学生需要了解的问题之一。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将经常问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根教坛,竭己所能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 (陆志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