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班命名为七巧板中队,共有43人,共分成七个小队,在本学期中,各小队经历了组队、磨合、到逐渐有一定的规则和意识的过程。在小队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挫折,在初次成立时,因学生对于队长的职位没有任何认识,选择的队长人选以平时要好的伙伴为主,致使队长水平和各小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磨合中差距影响了一些小队的学习,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小队进行了重新组建,三位表现突出的小队长在竞选中再次上岗,产生了四位新小队长。小队之间的差异有所减少,但教育资源也随之减少,各小队之间的竞争积极性明显降低。
三年级学生在前期各项活动中,表现出了特有的年龄特质:兴奋点高,持续性差。对新鲜的事务很容易激起兴趣,表现得异常积极,但当真正实践时,各种畏难情绪又表现得很突出,对于困难不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更多地选择等待、放弃,甚至不考虑后果,无视团队的荣誉。因此在每次活动时,我都会特别关注能引导小队成长的一些教育资源,期望给个小队的成长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在第一次资料搜集交流中,各小队呈现出了目标不明确,分工不合理和责任心缺失的状况,各小队长的组织和实施的能力急待提高。以上内容就成为我本次班队课教师介入的提升点,通过参与各小队前期活动,我对提升点做了一下预设同时将预设时所产生的效果与大家分享:
青龙小队:为什么请吴启帆介绍这么长一段内容?(在小队分工时,因为介绍的传说内容长,出现了谁也不肯承担的情况,是吴启帆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但在准备中,他也有所退缩,迟迟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在组长的反复催促下勉强能应对,正如所料,在汇报时效果很不好,汇报一结束,队员之间有指责,其他小队更是不满意,觉得第一个上场就给班级丢脸,使得他本人很是难堪,所以我抛出了这个问题询问队长,队长介绍了原因,大家有所释怀,我乘机鼓励他:能主动承担责任,特别是在有困难的情况下,敢于接受任务,这种积极参与活动的精神值得表扬,当然我们也相信,在今后的活动中吴启帆会准备得更充分,更好地完成他的任务。希望通过青龙小队的情况告诉大家,只有大家积极参与才能完成任务,推卸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后记:在一次考试中,吴启帆专门写到了这次活动,其中讲到了没想到在讲得不好的情况下老师还表扬了我,今后我一定加倍努力,做到最好。
梦之队:准备充分,展示的效果也不错,队长前期工作能力也很好,因此,我把反思提升的责任交给了队长: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什么想对小队成员说的吗?队长说:我们小队每个同学都很热情,这一点我要表扬大家。(刚好与青龙小队形成鲜明对比,再次强化了参与的重要性。)但是我也要提醒大家,不能总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多的好点子总要去掉一些的,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就不好办了。(这个小队在建设上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积极参与,群策群力的情况下进行最优化地选择,甚至也触及到了当前独身子的问题,太自以为是,不能很好地接纳别人的意见甚至是在团队利益中牺牲个人的利益。)
烈焰小队:师问:作为新队长,你想借此机会表扬一下你们小队的那个队员吗?队长很腼腆地一笑说:我要表扬我们小队的邵祉恒,在活动中做了很多事。我有追问:你能说说他做了哪些事吗?队长告诉我们:小队活动中的串联词,小队活动内容的查找和部分队员的指导都是他完成的。(邵祉恒是第一届小队长中的一员,因为组织不得力和自身对问题的推卸责任,使得同学们在再次选举中没有选择他,但是我发现在成为一个普通的队员后,他却表现得异常成熟,尤其是在本次活动前,无论是从组织到自我表现,处处给大家以表率,以往小队长的经验在这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活动时的表现很是抢眼,在得到大家肯定下,他的信心更足了。)
炫彩小队:师问:炫彩小队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每一次活动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在此我要特别地表扬他们,从课本剧表演到书包健身操,再到今天第一个尝试将小队活动搬到课外。身为队长,你能向我们大家分享一下成功的经验吗?小队长在老师骤然发问的情况下,略微思考回答说:我们小队的成功是因为每次活动,每个队员都积极参与,认真准备,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榜样的作用,成功的例子会给其他小队一些刺激,在小队之间互相竞争的情况下,一匹带头奔跑的马会让大家都加快前进的脚步,也让团结的意识更深入人心。)
蚂蚁小队:师:团结、互助一直是蚂蚁小队的优良传统,他们从不埋怨小队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始终不离不弃,想方设法解决一个由一个难题。大家还记得在“阳光伙伴”活动中吗?他们因为黄佳逸的不同步摔了多少跤,在最后的比赛中,他们的速度是最慢的,但笑容却是最灿烂的,邹敏,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邹敏:因为我们终于顺利完成了比赛。我们成功了。师:今天,当黄佳逸不敢一个人上台的时候,他们又选择了一起朗诵的方式,吴嘉南,你也是一个智慧、有爱心的队长,你们都是好样的。(这个小队中有一个班级特殊学生,身体反应很迟钝,但他们小队总是在默默地帮助她,很少埋怨,这种不离不弃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切感受到前期介入小队活动,了解他们成长中的故事,发现成长中的问题,才能在适当的时机,抓住适当的教育资源,给予指导,使班队活动有提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