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校发展的推动者(吕荣法)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提出领导方式的四体制说。他认为:领导方式可分为剥削式的集权领导、仁慈式的集权领导、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和参与式的民主领导。我赞同参与式民主领导。因为这种方式容易在学校组织内部全体教师中产生良好的群体氛围,能够直接影响群体成员的行动方式和整个群体的工作效率,对推动学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我在2013年的主要工作就是推动这种发展。
一、维护学校发展的政治基础
推动学校发展,政治基础稳定是根本。因此,我 一是积极践行“大爱大气大雅”校训。自觉成为校训的实践者、引领者、创造者。坚守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率先垂范,积极进取,做好标杆,当好榜样,以“跟我上”行为引领教职员工。二是倡导讲政治、讲民主、学习。个人认为这“三讲”,就是弘扬正气。有正气才会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才有发展力。三是推行学科选岗制,优化学科人员结构,强化岗位意识,增进人际关系和谐。学科选岗制在校内激起了强大反响,大大激活工作机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四是大力推进“五爱”教育:爱岗、爱校、爱生、爱学习、爱自己。师德是教师的根本,“五爱”是师德的抓手。学校大力推行“五爱”教育活动,积极践行师德建设。由于学校政治基础稳定,学校各项事业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二、推进“五小”明星行动研究
通过几年实践,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五小明星”行动的创新范式。“五小”明星行动研究,也从活动到课程经历重大转变,开设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社团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类课程,实践成果获一等奖。江苏省少先队课程推进会于10份在牛小举行,“五小”明星行动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广泛赞誉。
三、引进“新基础教育”研究
积极引进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促进师生生命成长和实践,帮助教师实现个体自我转型与刷新,重建自我价值观,为师生的生命实践与价值提升提供有力支撑。2013年10月江苏省名校课堂巡礼在牛塘小学召开,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和课堂教学水平。
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灵魂。坚持顶层设计、草根研究、借脑袋技术支撑相结合。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牛文化”设计,“世界眼、现代脑、中国心、牛小人”的主题文化,建设学校校本特色的“五小”实践中心,全方位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主持并推进江苏省小学文化特色学校和常州市课程基地的创建工作。
五、装备现代化设施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资助办学,运用教育光彩基金装备教育设施。创建一流水平的录播传媒中心,更新学生课桌椅、班班通、教室黑板,建设了美术室、书画室,实施了校园道路路面的黑色化,为学校师生创设了优美的环境和优良的设施。学校也被评为武进区“十佳”花园学校。
我 认为改变一所学校,要从改变其精神做起;改变一个学生,要从其人生目标追求做起;改变一个教师,要从改变其价值观做起。
改变学校精神,我们提出“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校园精神。卓然独立,越而胜己。一所学校一定要有独立思想、独立的性格、独立的追求、坚定的信念和理想。不盲目追风、不迷失方向、不懒于实践。要学会超越,但这种超越不是与别人比高低,而是与自己争上下,做到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天更比一天好。
——这是我推动学校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