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构建阅读共同体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过程>>他山之石>>读书随感>>文章内容
 
如何构建阅读学习共同体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31日     点击次数:      作者:刘莺芝     来源:

如何构建阅读学习共同体

  曾经有位语文老师说过:“如果我的学生都爱上了课外阅读,那么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的确,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培养不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人才。同时,课外阅读不仅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师行之有效的引导同样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营造了一个适宜学生个性发挥的“阅读学习共同体”。

  课前三分钟---润物细无声。每天语文课前的头三分钟,是学生们轮流上讲台来介绍自己的阅读收获的时间,可以说一个故事、笑话,或是谈谈自己喜欢的书。之后,教师要稍加点评,拓展些相关知识,注意提炼发言学生的读书方法,或是提些建议,启发学生的进一步阅读。

  班级读书会---阅读进课堂。课外阅读并不全是课堂以外的事。让阅读进入课堂,班级读书会可以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读书会的“读”,需要用心去了解与吸收书籍的内容;读书会的“会”,指的是学生间需要有目的地进行交流与讨论,并且在过程中有所体会。教师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要了解儿童读物的情况,知道学生适合读什么,喜欢读什么。有时可以进行课内阅读的延伸,比如在学习了《丑小鸭》后鼓励学生阅读安徒生的童话,在了解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梗概和精彩片段后去读原著。

  放假一归来---好书齐荟萃。假期是读书的好季节。无论是寒假、暑假,教师都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读一本喜爱的好书。回到学校以后,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所读所悟。到了高年级,除了进行口头讲述,还可以写读后感,这样教师能与其进行书面交流,思考的层面会更深入。

  教师和学生围绕阅读,进行每天、每周、每学期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交流,在交流中不断相互影响,让阅读成为彼此必然的联系。同时,生生交流,还可以深化阅读学习共同体。当师生间、学生间关于阅读的交流已然成了乐趣,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显得更亲近、更团结时,阅读学习共同体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