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连续2年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即将告别熟悉的小学生活,迈向他们感到陌生的中学校园,正一步一步地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其他年级学生所没有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如何管理好毕业班,使他们健康成长。下面我就说说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首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工作开展的基础。其实一个教师要做到爱学生并不困难,难的是能做到爱班里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工作中,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到老师的爱!耐心地教育违反纪律的同学,用心的帮助学习吃力的同学,真心的鼓励有进步的同学。看到的是他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和可爱之处,对后进生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和抱怨。老师送给学生一束温暖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他们会倍受感动,并铭记在心。
其次要严于律己,严格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要管理好,教师一定要起带头作用。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著名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教师仿佛每天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敏的、善于窥视教师优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监视你。”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事事为学生树立榜样。。
最后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每接一个班,总有部分同学好说脏话,打架,违反班级纪律,不能积极完成作业,自制力差等。我充分利用班会课时间或抽出专门的时间提醒学生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应该怎样改正。在课后注意观察他们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的表扬学生,并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总之毕业班班主任是一份挑战性的工作,教学学生要思想教育与心理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健康、顺利地度过小学的最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