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登录
首页 走进牛小 新闻中心 工作指南 教育科研 德育纵横 党群工作 班级网站 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快速连接
 
 
最新更新
 
牛塘中心小学校长 陈子 01-19
常州市骨干教师 黄曙英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吕青 12-29
武进区学科带头人 周小… 12-29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 蒋丹萍… 12-29
 
  首页 >>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学习心得>>文章内容
 
牛塘中心小学数学学科“新基础教育”读书活动小结
发布日期:2013年04月27日     点击次数:      作者:周小苏     来源:

 

牛塘中心小学数学学科“新基础教育”读书活动小结
自我校加入“新基础教育”后,数学学科组的老师们克服种种困难,珍惜学习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参加每一次活动,大家团结协作,在活动中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一段时间下来,我们也对《新基础教育论》作了自己认真的阅读,虽然感觉理解得很不透彻,但我们还是将学习到的重点简单整理如下,并对本学科组就“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优势、问题、潜力略作分析,以对前阶段学习、研究工作略作小结,也为后阶段工作开展作好准备。
一、读“新基础教育”论后重点整理
(一)对理想新人目标重建的解读
1.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性。就时代精神与教育目标关系而言,呼唤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陷阱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
2.理想新人精神素质的“三维双向”目标
“新基础教育”对象观的核心变化在于:确认受教育者是一个具有能动发展需要与可能性的生命整体。学校培养理想新人的价值取向是要培养出能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实现健康、主动发展的人。新人精神素质的目标结构由“三维双向”构成。“三维”是指对个体精神生命发展具有基础性价值的,人之认知能力、道德品性和人格特征,是在体魄与魂魄相对二分以后,在“魂魄”整体中分裂的“三维”。“双向”是指三维中的每一维都包含着个体行为上的两个相反指向:一是个体指向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一是个体指向内部精神世界的自我建构。
(二)对教育观念系统更新的解读
新教育观念系统是实施“新基础教育”学校之魂,是变革传统学校的理论武器。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至少涉及到三大方面:(1)价值观。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必须强调“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2)学生观。基础教育要突出的是要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3)学校教育活动观。强调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
(三)对新型学校整体形态变化的解读
1.价值提升。要培养具有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能在各种不同和变化着的具体情境中努力开发自己潜能的人。从传递知识为本向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为本,是现代型学校价值提升的核心构成。
2.重心下移。首先是在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要实现重心下移。学校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重心下移。强调看重课程知识与生活、社会、职业世界多向交互作用,最终是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最后,重心下移还指管理重心的下移。
3.结构开放。第一是向外的,包括网络、媒体的开放,对社区、社会的开放,以及学校间、相关教育机构的相互交流开放。第二是指学校内部的开放,学校管理向师生开放;教育、教学活动向学生发展的可能世界开放。
4.过程互动。这是对新型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呈现的新形态的概括描述。教育过程中的互动以承认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为前提。
5.动力内化。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动机和动机制度。
(四)对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的解读
1.教学共通价值观。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2.学科教学价值观。第一、深入研究和开发具体学科的丰富育人价值。第二、深入研究学生成长需要与具体学科教学的关系。
3.课堂教学设计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在学科教学整体策划方面,“新基础教育”研究十分强调对学科教学内容整体性的重组与加工。第一、将知识按结构关系进行重组。第二、如何将结构化后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与三个方面的沟通。
二、我校数学组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情况分析
(一)优势分析:
1.结构合理
我校加入“新基础”后,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能够克服万难,积极参与。从数学学科的申报情况来看,各个年级均有老师申报加入其中,而且,各年级的教研组长都能率先加入“新基础”,这样的结构分布有利于今后活动的开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张校长和壮校长也都是我们数学学科“新基础”的一员,为我们今后“新基础”研究活动的有序开展和研究成效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实力优势
现在全校的25位数学老师中有8位是区级的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占到了总人数的32%,这样的团队让我们有了一个较为理想的起点,大家在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会有更从容、自信的表现。
3.学习保障
虽然我校“新基础”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但是,周边学校,特别是常州地区一些“新基础”研究较为成熟的学校还是给我们提供许多可供参考学习的机会,我们将好好把握这些学习的机会,尽最大的可能参加周边学校的研究活动,并及时反思,内化吸收,加速成长步伐。
4.团队协作
从我校加入“新基础”后,我们数学团队的老师们总是齐心协力,共同研讨,不管轮到谁上课,大家都是积极参加听课和课后的研讨,老师们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有的智慧贡献出来,为上课的老师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为提升我校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竭尽全力。
二、存在问题:
1.年龄问题       
我校数学教研组成员的年龄跨度大,年龄分布从二十几到五十几,而且相对来说三四十岁以上的老师占到了绝大多数。年龄问题给“新基础”研究带来了实施上的现实问题是大家对“新基础”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习惯问题
数学教研组年龄在三、四十岁以上的老师占到绝大多数,这部分老师在教学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习惯,要打破常规的模式和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改变大家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其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
3.质量问题
“新基础”要求我们“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显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师们必须为此而经历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在这个过程是相当长一段“找不到感觉”的时间,那么,这样的状态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质量?老师们一定是有所担虑的。
三、潜力分析:
1.注重“学研日”的研究实效
我校自本学期开展“学研日”研究活动以来各教研组都能利用该时间段对“新基础”的相关理论进行认真学习,并对“新基础”活动后的重建意见进行反复的揣摩和吸收,将“新基础”的研究向年级组的其他老师推广开去,为本年级的实际教学提供更多参考。
2.青年教师成长更快
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更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随着“新基础教育”在我校的研究的开展,我校的青年教师将有更多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和机会,相信他们在一次次的历练中会取得长足的进步,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提升,也让自己能成长得更快。
3.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新基础教育”提倡的课堂教学七条是:(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践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和重建。我想,这7条如果能够在数学教学上真正得以落实的话,那首先发展起来的必定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牛塘中心小学数学学科组
                                                                       2013年4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校 长:陈 子┋电话:0519-69699558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